新浪新闻客户端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2019年12月28日 17:50 新浪网 作者 古今历史榜上榜

  “长袍马褂,提笼架鸟”

  是很多人对于遛鸟爱好者们的印象

  这种休闲生活方式的确很常见

  清晨的公园里、街头小巷中

  总能看见遛鸟爱好者们

  哼着小曲唱着歌

  慢悠悠地欣赏着爱鸟

  天津人会“玩”名声在外,他们用耐心和精心把爱好玩出了名堂,把消遣玩出了文化,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遛鸟的鸟笼子中蕴含的文化。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清朝末年,天津人就开始玩鸟。对于民国时期的文人墨客而言,玩鸟是门高雅的艺术。提笼架鸟,那叫一个细致,不仅养鸟有讲究,养鸟的笼子也大有门道。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鸟笼因受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各地鸟笼也各具特色,鸟笼按照地域可被划分为5大类笼:北笼,南笼,广笼,川笼以及各地方笼。

  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代表的北笼,精致高雅更不落俗套。天津鸟笼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他们的作品更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极具收藏意味和价值。其中刘氏雕刻镶嵌工艺鸟笼被收录在和平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中。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天津鸟笼圈没人不知道刘月明的名字,“东西好,活儿细致,人随和”,这是圈内好友对他的评价。其实刘月明家制作鸟笼的手艺已经流传近百年,到他那儿应该是第五代,但最开始家里人不想让他干这个,他是自己鼓捣鼓捣着,才把爱好干成了终身的事业。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雕刻和镶嵌是刘月明的绝活,这也是源于机缘巧合。刘月明的材料来源于四川的毛竹,但在一次进货中由于缺乏经验,竹子表面斑点太多,不够光滑,于是他借此机会逐渐摸索出雕刻和镶嵌的技法。

  

玩转京津冀(58)|天津卫这个老手艺,让鸟笼变成了艺术品!

  一雕一琢尽显真功夫,复杂的工艺下体现的是浓重的地域特色,匠人之心正是如此。

  玲珑精致的鸟笼

  不只是玩鸟的器具

  更承载了过往的历史烟云和民俗文化

  天人合一的极高境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理念

  从小小的鸟笼中

  我们看到了很多

  来源 | 乐游天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