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2020年07月20日 14:36 新浪网 作者 史有多黑

  古人对于居住的地方历来十分讲究。比如说,古代的房子必须要坐北朝南,不能坐东向西,这样会显得不吉利。另外,房子前面不可以种竹子,房子后面不可以种树木,这也是规矩。一些豪门大户,还讲究房子的数量要吉利,要么九间房 要么九十九间 要么九百九十九间,总而言之,要用九凸显自己家的财富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总有一些人,无家可归。在现代,无家可归的人可以住在高架桥的下面,起码可以遮风避雨。但是,在古代,没有高架桥,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又可以到哪里去避雨呢?

  也许有人想着,起码黄土高原的人可以住在洞穴里,其他的人就很难想了。事实并非如此,窑洞并不是大伙儿想象的在山上掏个洞就可以了,掏窑洞需要很过硬的技术,因为如果窑洞的选址或是技术不好的话,很容易坍塌。一般可以被挖作窑洞的山体,早已经被挖成窑洞了。正如愚公移山说的那样,人数在增加,但山的数量是不会增加的。所以,住不起房子的人也同样住不了窑洞。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为何不能住寺庙?

  很多古人选择了古庙作为自己无家可归时落脚歇息的地方。因为那里不但可以遮风避雨,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有别人没有拿走的供品可以享用。当然了,寄宿于古庙的人不一定就是流浪汉,也有可能是进京赶考等等书生。很多人为了赶时间,抄近道,所以可能到一些没有人烟的地方,同样也没有旅馆,只能晚上睡寺庙了。那么为什么宁愿住在坟墓旁边,也不能够住在寺庙里面呢?毕竟寺庙还可以遮风挡雨,而且通常会有神明的庇佑,到底哪里比不上寺庙呢?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第一个原因:安全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出于安全考虑。好人可以想到的地方,坏人同样也可以想到。古代的书生往往进京赶考需要带大量的盘缠,这很好吸引了那些打家劫舍的强盗,他们经常会埋伏到寺庙的周围伺机而动。如果有书生前来寄宿的话,他们会趁天黑将书生的盘缠全部夺走,据为己有。而且,还有强盗将自己打扮成和尚的样子进行敛财。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正是说的这个案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赵四,他是一个商人,因为有很紧急的事,不得不连夜赶路,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已经走不动了,不可能再寻找旅馆了,恰好前方的寺庙里面有人,而且里面的和尚也十分面善,所以安心落脚了。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但在赵四刚刚放下行李的时候,和尚就和他开始商量寺院由于年久失修需要募捐的事情。赵四觉得十分可疑,所以在敷衍几句后打算带着贵重的东西逃离。他上厕所为由,带着东西跑进了厕所。殊不知,和尚早已看穿,已经准备好长刀守在厕所门前。所以说,这个和尚根本就是强盗冒充的,赵四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第二个原因:迷信

  除了安全问题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迷信的心理。因为,寺庙是用来供奉神明的地方。在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的古代,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人员都不能走在一起,更不要说和供奉的神灵住一块儿了,所谓天人有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平常人住寺庙,是对神仙的极大不尊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后果不敢设想。在神话小说里,很多因为住寺庙而出事情的,《倩女幽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说坟墓很不吉利,但一般没有人敢进去,所以十分安全。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危险,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危险,都是其他人带给我们的。这一点上,坟墓是绝对安全的。

  

“宁可住荒坟,也不住庙”,这句话是啥意思,有何依据吗?

  结语

  虽说有“住坟不住庙”这种说法,但这两个无论住哪一个,都是很不安全的。出门在外,当然是住在正规的旅社比较方便。尤其是在当代,虽说旅社很多,但大部分都有安全隐患,有的甚至泄露隐私。所以说,一定要住在正规的旅店里才比较安全,千万不能图便宜。因为,安全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不要因小失大,舍本逐末。对于“住坟不住庙”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