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毫末智行看自动驾驶发展的正确姿势,先脚踏实地,再仰望星空

从毫末智行看自动驾驶发展的正确姿势,先脚踏实地,再仰望星空
2022-12-01 09:53:42 汽车之心

对自动驾驶行业而言,即将过去的一年是颇为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大洋彼岸的自动驾驶公司经历了裁员、倒闭的洗礼,而国内自动驾驶公司也整齐地将目光投向了更切实际的 L2 辅助驾驶领域。

以 L2 为主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和直接切入 L4 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争论,终于迎来了一个行业共识——以特斯拉、毫末智行为代表的渐进式玩家发展速度更快,「渐进派」逐步占据了的上风。

或许有人会问,自动驾驶公司数量众多,为什么毫末智行能够代表「渐进派」?

因为毫末智行率先实现了量产上车,这一方面说明了渐进式发展路径具有高可行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也逐步建立起了毫末智行自己的优势,这也正是毫末智行号称「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的底气所在。

01、1000 天穿越创业生死线

毫末智行成立于 2019 年,是由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前瞻部与诸多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人才融合而成的,「汽车+科技」的人才构成,决定了毫末既拥有工程师思维的严谨,又拥有展望未来的实力。

截至目前,毫末智行的在职员工近1000 人,其中技术研发占比高达 90% 以上,拥有北京、保定、上海、深圳四大研发中心。

作为「渐进式」坚定的拥护者,毫末智行一开始便制定了乘用车、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和智能硬件三大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也就成为了毫末智行严格遵守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三定律。

得益于这样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毫末智行的发展颇为迅速。

「刚刚过去的 1000 天,毫末智行刚好穿越了一家创业公司的生死线」。9 月 13 日举行的第六次 HAOMO AI DAY 上,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这样表示。

而截止到目前,毫末 HPilot 搭载车型已接近20 款

就在一众 L4 自动驾驶公司纷纷调整自己的路线布局 L2、提出前端量产的概念之时,成立 1000 多天的毫末智行已经穿越了创业公司的生死线,成为国内最早实现量产上车,并且快速迭代的自动驾驶公司。

除了在乘用车领域收获颇丰之外,在末端物流这一细分场景,毫末智行也有着优秀的表现:

旗下全球首款十万元级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毫末小魔驼 2.0」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营,截止到 2022 年 11 月,小魔驼已在北京顺义为物美多点配送订单超过 10 万单,单日最高配送已经突破了700 单

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和出众的市场表现,让毫末智行收获了诸多资本的认可。

今年 4 月 12 日,毫末智行宣布获得 A+轮数亿元融资,再加上去年近 10 亿元的 A 轮融资和数亿元的 Pre-A 轮融资,毫末智行俨然已经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这样充足的资金保障既为毫末智行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又将加速毫末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发展,「让机器智能移动,给生活更多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

02、HPilot 3.0 助力长城城市 NOH 领先量产

伴随着越来越多 L4 自动驾驶公司被迫走进 L2 辅助驾驶的行列,L2 级辅助驾驶的内卷也日益加剧了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 NOH 这样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便成为了众多企业争相布局,彰显自身技术先进性的关键。

如果说在传统汽车时代,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是车企建立竞争壁垒的利器,那么在智能汽车时代,自动驾驶就是建立技术领先优势、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关键,这也正是特斯拉和小鹏纷纷押宝自动驾驶技术的原因所在。

除了在自动驾驶领域实行全栈自研的特斯拉、小鹏之外,阿维塔、极狐等一众品牌也在华为的助力下加速了在城市高阶辅助驾驶领域的布局,再加上蔚来、智己、飞凡等一众品牌争相布局城市 NOH,这个即将成为众多车企打造全新卖点的技术领域,早已卷出了新花样。

虽然布局城市高阶辅助驾驶的很多,但真正量产上路的很少。

就目前而言全栈自研自动驾驶并且已经量产上路的仅有特斯拉、小鹏两家,而在毫末智行的助力之下,长城将快速实现城市 NOH ,成为辅助驾驶第一梯队的重要一员。

与特斯拉、小鹏等天生就致力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不同,长城汽车是典型的传统车企:

一方面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传统汽车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传统的经营思维也拥有极大的惯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车企的变革与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机制改革」成为长城汽车应对行业巨变的主要手段,并顺利孵化出蜂巢能源、未势能源、毫末智行等一系列专职公司,以更灵活、更专业的发展路径应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毫末智行的出众表现,不仅促使长城汽车成为传统车企当中首个拿到「智能汽车门票」的企业,还让其拥有了同一线智能电动品牌同台共技的机会。

从技术难度上而言,特斯拉、小鹏等在纯电动车上实现自动驾驶,要比长城在燃油车、混动车、纯电车等多种动力平台实现自动驾驶简单得多。

先不说对燃油车动力系统控制比纯电动车的动力控制更为繁琐,就混动车型燃油与电动两套动力系统的控制而言,也能吓退一众野心勃勃的自动驾驶企业。

面对这样更复杂、难度更高的辅助驾驶场景,毫末智行稳扎稳打,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在今年 8 月的成都车展上,毫末智行率先推出城市高阶驾驶辅助功能 NOH,首搭车型是长城魏牌摩卡(配置|询价) DHT-PHEV 激光雷达版,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上车交付。

11 月 21 日, 第一批搭载毫末 HPilot 的300 台摩卡 PHEV 在上海港整装完毕, 启航万里之外的欧洲,这也使得毫末智行成为国内首个出海量产落地的自动驾驶公司。

大规模量产交付、并将率先打开欧洲市场,毫末智行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向市场证明了自己,HPilot 未来搭载车型将达到百万量级。

03、数据驱动,自动驾驶的下一个重要支撑点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过去十年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了硬件驱动,软件驱动和数据驱动三大阶段。

在硬件驱动时代,追求多多益善,更多的传感器数量和更强的性能,是诸多企业追逐的对象,但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普及。

在软件驱动时代,更多的重心集中到了大算力芯片上,它不仅能够支撑更多的传感器,还能够将诸多传感器的识别结果相互融合,以实现对障碍物的判断,规划行车路线。

这样的运行方式,虽然成本有所下降,但依然无法解决自动驾驶的长尾问题。

而在数据驱动时代,自动驾驶公司要做的事情本质上都是围绕数据展开,建立数据闭环体系,一边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一边赋予其自学习能力,成为了诸多自动驾驶公司工作的重点。

「以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 3.0 时代已经到来,只有感知、认知、模式、数据 4 个技术条件并行成立才能称为真正进入自动驾驶新时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做出数据通道和计算中心,以便可以更高效地获取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知识。毫末正在全力冲刺进入自动驾驶 3.0 时代!」

在 2022 年 9 月 13 日的 HAOMO AI DAY 上,CEO 顾维灏确立了毫末智行正式进入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 3.0 时代。

在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毫末智行早已参透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在成立之初便一直围绕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时代做结构设计与战略布局。

在 2021 年底的 AI DAY 上,毫末智行正式推出 MANA 数据智能体系,围绕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标注、仿真、计算等五大能力打造数据智能体系,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

作为毫末智行应对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一年时间当中,MANA 数据智能体系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这主要体现在解决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难点、长尾场景数据的处理和模型优化、增强了「重感知」环境下对空间的理解,并在行车舒适性上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之所以 MANA 数据智能体系能够实现肉眼可见的成长,是因为在大规模量产上车的背景下,毫末智行拥有稳定且优质的数据源。

随着搭载毫末 HPilot 车型的增多,毫末智行的数据来源也将迅速扩张,进而为 MANA 数据智能体系的成长提供数据支撑。

据毫末智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MANA 数据智能体系的学习时长已经超过40 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司机 4.8 万年。

而越长的学习时间意味着自动驾驶功能越安全、越舒适,从这里看来,脚踏实地、率先量产的毫末智行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当众多自动驾驶公司还在为发展路线问题绞尽脑汁时,毫末智行已率先实现量产落地;

当行业还在为高精度地图高投入且颇受限制的状态忧虑时,采用「重感知」发展方式的毫末智行早已丢掉了地图的拐杖,将自动驾驶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诸多自动驾驶公司将「数据驱动」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时,毫末智行的 MANA 数据智能体系早已具备了超强的学习能力。

盯量产、攒数据、建模型、显能力,一路走来稳扎稳打的毫末智行,为自动驾驶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成长范本」。

「对自动驾驶第一性原理的坚定恪守、对 AI 技术的极致追求、对量产落地的高速推进,对降本增效的不懈探索,是我们做得最正确的事情。」

先脚踏实地再仰望星空,正如张凯和顾维灏在毫末智行三周年内部信总结的那样,将正确的事情重复做,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完全自动驾驶才能逐步变成现实。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