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他是红极一时的样板戏偶像,遭人排挤一天洗600个碗,后卖面为生

他是红极一时的样板戏偶像,遭人排挤一天洗600个碗,后卖面为生
2020年10月24日 00:37 新浪网 作者 徽脸大讲堂小漫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有人唱了一辈子戏,年届花甲,却要无奈失意离场,也曾历经荣光和苦难,行至耄耋之年,仍激昂高唱“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年华已逝,须发皆白,可初心未改。

  从小立志,投身梨园。

  后有幸出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并借此走红。年近花甲,迫于生计,下海经营面馆

  。而今已过耄耋,再唱“杨子荣”,激情仍在。童祥苓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书写他对戏曲那份深沉的热爱。

  

  “遇见”杨子荣

  童祥苓8岁开始学戏,满怀一腔热爱,忍下艰辛和汗水,拜师学艺,不断精进,演过大大小小的戏。30岁后,童祥苓“遇见”孤胆英雄杨子荣,迎来了他事业的高光时刻,因出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一角,他红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的“国民偶像”。

  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童家五兄妹却陆续入了梨园。童祥苓是家中最幼子,他仍是懵懂孩童时,日日看着哥哥姐姐咿咿呀呀吊嗓子练功,扮戏唱戏,幼小的心灵在无意识间被感染。

  他不仅旁听哥哥姐姐唱戏,自己也会跟着大声唱起来,有时候还很正式地给自己上妆,准备道具,依葫芦画瓢地用水彩颜料给自己画脸,然后再纸糊一个盔头,齐活。童祥苓对戏曲的热爱,从小就埋下种子,累月经年,终长成参天大树。

  小时候淘气,看了武松之后,为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便拿起水果刀学着戏中的样子乱舞一通,结果,家里两辆自行车的四条车胎葬送在水果刀下。父亲为此大发雷霆,童祥苓受罚挨饿一顿,但令他难受的是家里没再带他看过戏。

  

  虽然从小就喜欢戏曲,但童祥苓走上戏曲的道路并非水到渠成。比起学戏,母亲更希望自己的小儿子成为工程师,为了消除童祥苓学戏的念头,母亲还狠狠地打了他一顿。那时的童祥苓,虽然年纪小,但心中主意却大。

  家人的反对终究是敌不过童祥苓对戏的执念。8岁那年,他正式入梨园。自身的努力,加上姐姐的照拂,得多位名师传道授业,自小打下扎实的基础,很快便唱出了名堂。

  后童祥苓又多次拜师,集各家所长,提升了演绎水平,扩宽了戏路,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就这样顺着这条路走下去,长此以往,童祥苓必能在业内成就一番辉煌。

  

  人生的精彩之处往往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凭借过硬的本领,童祥苓要在业内干出一番事业毋庸置疑。而与杨子荣的“意外相遇”让童祥苓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收获了无以复加的知名度。

  因出演《智取威华山》中的杨子荣,童祥苓就此走红,他的名气也从业内向外扩散,为一般百姓所熟知,成为红极一时的样板戏偶像。

  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那辈人来说,杨子荣就是戴着风雪帽、手持马鞭气势昂扬踏雪原的童祥苓,那样的唱腔和形象陪伴着那代人走过他们的青葱岁月,给予他们的生活以色彩。

  

  生活还有“戏”

  风光背后总隐藏着难以向外人透露的辛酸和苦楚。好在,童祥苓还有“戏”。

  在那段讳莫如深的特殊日子里,童祥苓身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演戏唱戏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他当时抵御外界非议和排挤的精神支柱。

  那是段荣耀和耻辱共存的日子,童祥苓每天在“杨子荣”和“洗碗工”两个角色中转换,他为前者付出心血收获成就感,为后者身心俱疲,颜面扫地。

  拍摄彩色电影版《智取威虎山》的那段时间,他是“杨子荣”,如何演好“杨子荣”是他每天都要琢磨的事情。影片中杨子荣踏雪上山那段,原本是用传统的京戏舞步来表现,后听从建议,改为骑马上山以表现其踏雪上山的气势。

  

  传统京戏舞步步幅较小难以将这气势表现出来,那么,如何才能表现出骑马的大跨步的状态呢?经过讨论决定借鉴芭蕾舞中的劈叉动作。

  童祥苓从小学京戏,并没有接触过芭蕾,但为了更好地呈现出表演效果,他连着学了八天芭蕾舞,每天就睡4个小时,才有了电影中杨子荣手持马鞭跳跃劈叉等一系列流畅而又气势十足的动作。

  他还是剧组里的专职洗碗工。因为受到剧组的排挤,童祥苓

  除了拍戏和为拍摄做准备以外,还要承担起全剧组200人早中晚三顿碗筷的清洗工作。一天三顿,每天洗600个碗,此外还要正常拍戏开会,那是一段遭人排挤的岁月。

  80年代,随着大环境好转,童祥苓夫妇有了做一番事业的想法,他们为剧团创造了可观的利润,但却在剧团年终评选先进中落选,这让夫妻二人萌生退意。加之,大儿子经营的工厂破产,小儿子事业无着,一家的生计面临着考验。

  

  93年,童祥苓提前退休,全家人经营起一家面馆,靠卖面为生。

  面馆面积不大,十几二十平,放着四张小桌子,小店环境不错,饭菜价格实惠。为了节约成本,店里内外的事情都是自家人包办。

  凌晨5点不到,童祥苓的夫人和大儿子采购完就开始在厨房里外忙活,童祥苓一般10点赶到,主要负责下厨配菜、刷碗,有时候也收拾碗筷、擦桌子。童祥苓开启的第二段事业,远离了艺术,干起了与戏曲相差千里的买卖,但他离“戏”依然很近。

  有不少食客知道是“杨子荣”的店,也爱和童祥苓聊《智取威虎山》,聊杨子荣。在面馆客人不多,休息间歇,童祥苓也愿意跟客人聊起他的戏,《智取威虎山》之外的戏更能打开他的话匣子。

  大半辈子的经历,让童祥苓对戏曲的回忆亦是五味杂陈。

  他扮演的杨子荣走进千家万户,人人称道,戏曲给他的成就感支撑着他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那是苦里夹着甜。后来心灰意冷,彻底放下大半辈子的事业,为了生活开起面馆,发现戏曲依然是心底最好的慰藉。

  

  难弃一生所爱

  举家开面馆是童祥苓迫于现实做出的无奈之举。开面馆的那几年,他久违舞台,并非出于真心要远离戏曲。年届花甲的他深信自己还能登台唱戏,只是现实的无可奈何促成童祥苓的“出走”。

  面馆没有让童祥苓发财,但家庭安定和谐,让他在戏剧之外得到安慰。01年,他把面馆转手出去,开始接演出,“出走”的童祥苓又回到了舞台。

  16年,上海音乐厅举行“庆建党95周年京剧交响演唱会”上,因身体原因久违演出的童祥苓压轴出场,登台再唱“今日痛饮庆功酒”。

  

  今年新年戏曲晚会上,84岁高龄的童祥苓再度登台献唱《智取威虎山》选段,那浑身是劲的模样完全不输身边两位青年演员,84岁的年纪并没有成为舞台表演的障碍,那是多年来下的苦工、磨练出来的技巧撑起来的气场。

  85岁的童祥苓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是个没有出息的人,一辈子只有一部《智取威虎山》,一个杨子荣。

  但于旁观者看来,一辈子成就一部经典,塑造一个经典角色,长盛不衰,不可不畏此生足矣。

  因为一部戏的一个角色收获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直至今日仍被竖为标杆,广泛传颂,可谓不易。这自然是对数十年戏曲热爱的丰厚报偿。

  如果说生活曾经辜负了童祥苓的期待,但戏曲一直没有。

  学戏唱戏演戏,占据了童祥苓一辈子的时间,他曾经失落逃离,只是戏曲好像已经融化进他的骨血,再难割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