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8岁熊孩子游戏充值13000!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父母,迟早吃亏

8岁熊孩子游戏充值13000!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父母,迟早吃亏
2020年02月09日 12:12 新浪网 作者 教子真经

  近日,曦曦妈刷到一条新闻,讲的是一个八岁的熊孩子,父母被隔离后,为了方便联系他,便给了他一个手机。谁知几天的时间,这孩子竟然玩游戏支付了一万三千多元,母亲崩溃大哭着:“我一年也攒不了这些钱,再一个孩子大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交流……”

  言语间,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这位母亲的崩溃。原来孩子说,他是在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的时候,看见妈妈输入密码支付,他便偷偷记下了密码。诸如此类的事情,可以说隔三差五就能上新闻,面对熊孩子们的这一波操作,其实曦曦妈希望各位在心疼钱的同时,更要做好以下几点——

8岁熊孩子游戏充值13000!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父母,迟早吃亏

  (1)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密码,别因为“孩子还小”便粗枝大叶。

  在这个智能的时代,手机支付的频率远远高于现金支付。在外,很多家长都有保护自己隐私,保护自己密码的意识;可是对内,往往却因为孩子年龄还小,而属于防备。

  家长们总是幻想着,我这傻儿子一天没头没脑的只知道瞎开心,哪里有心思来记我的支付密码。再一个我就算是当着孩子的面输入了密码,孩子也不见得背得下来。小看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多家长吃的第一个亏。或许孩子在学习上记忆力不太够,但对于支付密码的记忆这一块,孩子的记忆力便有可能超乎家长的想象。

  另一方面,家长常常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看待孩子,心想着当年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没这些头脑,我的孩子必定也不会聪明过头偷偷记住我的密码的。我们常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多了,那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接触的东西也逐渐智能,哪里像我们小时候回家只知道跳绳、干活。别说八岁的孩子,就是一两岁的孩子拿着智能机也知道到处点一点,划一划。

  所以,保管好密码,不能因为孩子太小,便粗心了。

8岁熊孩子游戏充值13000!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父母,迟早吃亏

  (2)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不能让孩子成为手机的奴隶,家长必先带好头。

  周末的时候,亦或是父母休息的时候,往往是孩子玩孩子的,家长玩家长的。而玩得最多的,便是手机、电脑、游戏、平板等智能产品。

  有些家长,嘴上叨叨着让孩子多花心思在学习上,不要看手机,可转过身来自己也并没有多花心思在工作上,反而是玩游戏、追电视剧、刷小视频,玩得不亦乐乎。因此,在很多家长心中,陪伴孩子便是一家人都不出门,关在家里孩子玩孩子的,父母玩父母的手机。

  低质量陪伴孩子十小时,不如高质量陪伴孩子一小时!孩子是一个极度知冷暖的群体,父母对他的关注度有多少,父母有没有真正的了解他、陪伴他,孩子心里心知肚明。很多玩游戏上瘾的孩子,都是从父母的低质量陪伴开始的。放下自己的手机,陪孩子一起阅读、游戏、玩乐,把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他便不会对手机上瘾。

8岁熊孩子游戏充值13000!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父母,迟早吃亏

  (3)告诉孩子挣钱不易,并不丢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部分孩子从一出生开始便有优厚的待遇,生来就只知道消费,却不曾知道每一块钱的来之不易。尤其是在,手机支付越来越普及的今天,金钱对孩子来说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不过就是拿着手机,对着二维码随意扫一扫,嘟的一声响起,便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他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不能给孩子灌输挣钱不易的概念,这样会给孩子单纯的世界加上灰暗的阴影。还有的家长觉得,我本不奢求孩子为我节约多少钱,我只求着他能够好好学习,就算是花再多钱,我都不会心痛。

  也正是因为这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现如今很多孩子对金钱的把控完全没有概念。想要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告诉父母立马就能得到;想吃什么零食了,拿着父母的手机去商店购买之后,回来父母还夸我能干,知道如何输入密码……

  现金也好,手机支付也罢,这些金额都不应该只是一个纯粹的数据,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每一块背后,父母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告诉孩子挣钱不易,并不丢人;教会孩子节约用钱,并不可耻。

8岁熊孩子游戏充值13000!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父母,迟早吃亏

  (4)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孩子。

  很多家长总是过度自信,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自己绝对是非常了解的。可很多家长所了解的孩子,仅仅只是表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

  和孩子的交流,被很多家长当成非常正式的一件事,比如孩子犯下大错之后,家长会找孩子约谈。请记住,这种约谈并不是谈心,更像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罢了。学着聆听孩子平日里的声音,从点滴中发现孩子喜欢什么,了解其同学、朋友们都在玩儿什么,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知道孩子想要什么……

  孩子的分享,做父母的一定要用心去聆听,不能自我屏蔽,觉得这些都是无关痛痒、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殊不知,在你看来并不重要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往往是很重要的,而你漠不关心的态度,往往会抹杀孩子继续给你分享的心情。所以,学会倾听,往往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手机支付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