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群的分布看似随意,其实有规律可循,但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根据鱼的喜欢、水体环境等因素,不同水域呈现出大小不一的鱼群密度。而至对钓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的钓点恰当直接面临一片鱼群数量众多的水域,无疑大大降低了触底难度;反之钓点选择失误,浮漂可能半天毫无动作。回到钓友的问题“池塘一面有芦苇、一面水面宽阔,垂钓选哪里”为更准确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垂钓经验,以此为起点,一窥究竟。
如何恰当地选择钓点
如果简单地说钓点就选择在芦苇处,或水面宽阔的光水区,显然不够准确,正如前文所述,
鱼群分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调整状态,需要辩证地看待、选择。
▲
哪些情况下适合在池塘芦苇侧设置钓点,及如何选择钓点
芦苇即水草,钓鱼领域一直有“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
的说法,水草对于鱼群、垂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草处容易聚鱼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
一是食物丰富。
水草处有大量的植物茎叶、瓜果碎屑,藻类微生物,软体小虫等,为鱼群提供了丰富可吞食的食物,鱼在性驱使下向水草处游动、栖息;
二是营造了一片相对舒适的栖息环境
。水草夏季遮阳避暑,冬季挡风御寒,周围水域相对稳定,利于鱼群的互动;
三是隐蔽性强、安全性高
,绝大部分淡水鱼,胆小谨慎,水草处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遇到的危险,鱼就会往水草深处钻,躲藏起来。既然如此,哪些情况下更适合把芦苇处设为钓点。
首先一年四季,芦苇水草处都可作了理想钓点选择,但需要要满足一定的水体深度
,一般超过1米以上更利于鱼群活动。需要指出的是,
晚春、夏季、初秋三个时间段的阴雨天气、清晨太阳未完全升起时,不建议在芦苇处垂钓。
这是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
芦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溶氧
量,鱼群因
缺氧离底上浮
,
明显躁动不安
或者像光水区游弋,这时并不适合在芦苇处施钓。
其次芦苇处设置钓点,尽量“密中选疏、疏中选密”
。一大片密集的芦苇处,经常容易通风不畅,鱼群方便
活动、呼吸
的需要,
多在相对稀少的芦苇处游弋
,此时把钓点设置在较少的芦苇处,经常遇到好鱼情;同理,如果一片水域多数是稀疏的芦苇丛,
那么相对密集的芦苇处食物丰富,隐蔽性高,更容易聚集到鱼群
,笔者曾多次在这种钓点,遇到大鲫鱼、大鲤鱼。
最后是芦苇处的边缘位置,也是不错的钓点。
芦苇丛的边缘位置,特别是密集的芦苇,
它是鱼群的进出水草的必经之路
,所以将钓点设置在这里,碰到鱼的几率大大提升,
也能通过窝料把水草里的鱼诱集至钓点
。需要注意的芦苇丛这侧与光水区这侧交接的位置,也是理想的钓点选择。
▲
哪些情况下适合在池塘水面宽阔的一侧设置钓点,及如何选择钓点
池塘水面宽阔的光水区一侧,选择钓点不是随意一个位置就有鱼群的,这与鱼的习性密不可分。
所有的淡水鱼,包括鲫鱼、鲤鱼、草鱼、鲶鱼等,它们更偏好在
水体环境复杂、多变的水域栖息,最好是水底有沟壑、土坎、凹凸、缓坡、歪倒树枝或其他障碍物的水域,
尤其是讨厌
光滑平整的水域
,这为钓点选择指出了方向。
① 晚春、夏季、初秋阴天天气,可在水面宽阔的光水区一侧扬竿。
前文提到这三个时间段,阴雨天气经常因缺氧,
鱼群离底上浮,更偏向在水面宽阔的水域游弋,这是因为
区的水面与大气互相性更强,利于鱼群的聚集。
此时的光水区一侧的
雨水入水口、凸起部分,或者
位置、汇水湾
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② 天微亮时,也可在水面宽阔的光水区一侧设置钓点。
前文提及,清晨天未完全亮起,水草处经常有
溶氧量不足的情况
。但这时鱼经过一
整夜的能量消耗,逐渐向岸边游弋觅食
,所以此时的水区一侧也有不错的鱼情。钓点可设置在
水草、光水区交接,但靠近光水区的一侧
,像
深浅交界或水底凹凸处就是理想的位置
。如果可以,
尽量垂钓前一天晚上打窝,第二天直接扬竿施钓,水底经常有大鲫鱼、大鲤鱼
。
③ 冬季可考虑水面宽广的
区
。冬季水温低时,鱼群栖息在水底深水区,
但阳光辐射强劲时,水面宽阔的光水区更容易受到阳光的辐射,
水温提升较快,鱼群多离底上浮,
所以把钓点设置背风向阳的位置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
这时垂钓也应调整为钓离底、钓半水或钓浮。
写在后面
本文从钓友的问题入水,分析了池钓芦苇处与水面宽阔的光水区的优劣势,分享了如何在两侧具体选择钓点。不难看出,两侧都有遇到好鱼情的情况。
所以不要执于某一侧就一定鱼情就好,另一侧鱼群鱼情就一定差,需要结合具体环境分析、判断,这样才不至于错失好的鱼情,才能获得更多的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