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老刘讲史}(21)石瓮民兵抗战纪念碑

{老刘讲史}(21)石瓮民兵抗战纪念碑
2020年03月29日 10:00 新浪网 作者 井陉看点

  辛庄乡石瓮村中剧场前方路边,有一座卧式石碑,碑面约一平米,上面镌刻了一首词——《沁园春》:

  石瓮民兵抗战纪念碑

{老刘讲史}(21)石瓮民兵抗战纪念碑

  御敌前沿,一瓮镇地,四垴擎天。看血染东坡,泪洒西山,枪击白岭,肉搏黄岸。古槐怒燎,骄阳愤燃,欲烧倭寇赴冥间!抬望眼,那虎头龙垴,弥漫硝烟。

  借问往昔悲欢,明天启立庄饥荒寒。唯抗日熄火,民兵勇敢,石雷布阵,柳炮参战;昼焚碉堡,夜锄汉奸,奇兵偷袭熊猴湾。到而今,再创新辉煌,自有后贤。

  谨以此献给抗战牺牲的烈士们

  栾克新 许 德 撰文

  井陉县石瓮村党支部 村民委员会

  公元一九九五年九月 立

  从落款得知,这座石碑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竖立的。碑上撰文生动地描述了当年石瓮民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中可歌可泣的事迹。

  “明天启立庄”。石瓮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因村南有一瓮形石坑,故以此取名为石瓮”。村人告知,文中所写的“东坡”、“西山”、“龙头虎垴”、“黄岸”、“猴湾”等,都是本村周边的山丘、坡岭、沟谷名。这些地方都是当年“石雷布阵,柳炮参战;昼焚碉堡,夜锄汉奸,奇兵偷袭”的所在。

  石瓮村坐落在要子(鹞子)岭北麓,北上五六里是辛庄,即小作河的上游,南下20里便到绵蔓河。1939年下半年后,小作河上游成为井陉路北抗日根据地,石瓮村距抗日县政府驻地米汤崖仅20来里;而紧傍绵蔓河的正太铁路为日军控制,铁路沿线的南峪、北峪、以及相邻的台头、常坪等村庄,不但被日伪军占据,建立炮楼、炮台,还挖了封锁沟、垒起封锁墙。由于石瓮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便成了井陉路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而要子岭则成为敌我对垒的前沿阵地。8年抗日,游击战的“大锯”就在要子岭上拉来拉去。

  那时,日本侵略者要想在其所控制的正太路西部进入井陉路北根据地,就必须先踏进石瓮村这个“大门”。由此,日伪军便以“石瓮村是八路军的庇护所”为借口,经常进村“抓捕游击队”、“抓抗日干部”,疯狂骚扰,其中1941年上半年的一次把全村房屋、粮食、家具烧光,还把抓捕的村民赶往井陉矿下井挖煤。

  血与火惊醒了石瓮村人,他们认识到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才能保护自己和保卫家乡。于是从小嫉恶如仇、石匠出身的许世宽(乳名许秃小)拿起猎枪,联络了村上的十多名年轻人组织起游击队,自任队长,开始与敌人周旋。是年冬,区武委会正式任命许世宽为石瓮村民兵中队长,还发给两杆步枪、两支手枪和一些手榴弹及地雷;到1942年,民兵扩大到40余人,有十多条枪,全队即编为游击组、侦查组、爆炸组和锄奸组。许世宽不但组织民兵在村的周边、路口埋地雷,杀伤来犯的日伪军,还不断带领民兵配合区基干队到敌占区割电线,扒铁轨,炸碉堡,抓汉奸。常坪炮台上有一个叫李计堂的伪军,当奸细,常告密,就是由石瓮民兵设计在夜间将他抓捕镇压的。由于许世宽经常组织民兵神出鬼没的与日伪军“作对”,毫不手软,致使当地日伪军都知道许世宽的厉害,称他“屠宰王”。

  当时,石瓮的民兵和其他村的一样,最缺少的是武器。他们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自造地雷。造铁雷的村料少,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造石雷,石匠出身的许世宽大显神手。没有火药就自己配制,他们曾配合区武装大队袭击雄猴湾铁路隧道工地获取不少黄药。笔者在1982年2月去太原采访山西省煤炭管理局孔永昌处长时,这位当年井陉路北一区(辛庄区)武装大队长如述家珍,滔滔不绝给笔者讲述他在一区如何开展地雷战,犹对石瓮村的民兵赞不绝口,对许世宽更是熟如家人。孔处长说:当时上级指示,一年四季都要准备反“扫荡”,我们就大量造石雷,到1942年底全区共制雷上万颗,每个村都有数百颗,家家户户都藏着,敌人一旦进犯,就挂上线,全村布成“石雷阵”。为充分发挥地雷的威力,常不断提高装雷技术,灵活多样掩埋。孔处长说,根据实践,当时总结出六种装雷方法:一是预埋待炸,在敌人经常来的路上预先埋好,只要踩着就挨炸;二是迎头挨炸,在与敌人交火时,迅速在我方后边埋雷,引诱敌人追赶我们时挨炸;三是尾追挨炸,待敌人追赶过来后,及时在他们的屁股后埋雷,让他们返回时或让其后续部队挨炸;四是封锁驻地,不管敌人的长期驻地还是临时驻地,在其四周都埋上雷,只要出动就挨炸;五是逼敌挨炸,预先在隐蔽的地形或物什后埋上或挂上雷,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其交火,让敌人利用这些作掩体时挨炸;六是诱敌挨炸,故意制造一些招惹对方动怒、发火的招牌,挂上雷,如写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走狗卖国贼”等,只要你移动、拆除就挨炸。制雷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电发雷、触发雷、踏火雷、硫酸雷,平时多用踏火雷。孔处长还讲述了一则巧炸“偷雷贼”的故事。1943年秋,在要子岭的前沿埋了许多踏火雷,几乎全被伪军和自卫团取走,许世宽他们经过琢磨和实验,装了一颗硫酸雷,又“让”驻常坪的自卫队长挖了出来。这家伙右手托着,趾高气扬地吹着牛,“八路军这一套埋法我全知道”。还没走进炮楼,地雷就在他的手上爆炸了,炸掉了他的整个右膀。

  孔处长还向笔者介绍说:敌人被地雷吓破了胆,平时不敢轻易进犯根据地,说“石瓮村是鬼门关,进去不易出更难”。石瓮村民兵除摆石雷阵外,还造“火炮”,把柳木树干挖空,外加铁箍制成炮筒,装上火药和铁片、砂石,具有一定的射程和杀伤力,尤其在攻打炮楼时能发挥较好地作用,敌人开始还以为我们有迫击炮呢。像许世宽这样的传奇人物在一区还有,如石瓮邻村小峪的民兵中队长何玉祥,虽个子不高,但精明能干,练就一手好枪法,人称“神枪手”,1943年还出席了在雁北召开的晋察冀劳模大会;达柯村的民兵中队长许二九,经常一人深入敌占区,抓汉奸、捉特务,1943年8月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授予他“游击大王”称号,《晋察冀日报》曾以《井陉游击大王许二九》为题报道过他的事迹。笔者记得在采访“抗日高小”教师赵克勤、李化瑞时,他们也都讲述过当时因教材缺乏,常常就地取材、自编教材的往事。《游击大王许二九》、《神枪手何玉祥》、《屠宰王许世宽》等,都曾编写在他们的教科书里。

  这首《沁园春》词的作者,栾克新、李德,二人都是石瓮村人。栾克新离休前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德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后调石家庄公安系统工作。二人抗战期间都是石瓮儿童团成员,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立碑,目的是让后人永远铭记碑文所记。《石瓮民兵抗战纪念碑》的竖立,我想这正是石瓮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目的,希望后人永远铭记当年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永远学习革命先辈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事迹。为了和平、安定、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今,“后贤”应“再创新辉煌”。

  “石瓮民兵抗战纪念碑”,是座永远的丰碑!(玉树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