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这个村发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珍贵原始文献

井陉这个村发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珍贵原始文献
2021年10月09日 21:32 新浪网 作者 井陉看点

  今天向大家展现的是一批解放战争时期的珍贵原始文献。这些文献,真实记录了井陉县孙庄村,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踊跃支前的光荣事迹。

  民生记者看到,这批新发现的文献,记载着井陉县孙庄乡孙庄村自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至抗美援朝时期这段历史的村落文书中的一部分。文献中记载,孙庄村全体村民根据年龄、性别,分别组成了老头队、小孩队、壮年队、担架队、运输队、后勤队等,大家各尽所能,小孩站岗放哨,老人磨面做军粮,妇女做军鞋,青壮年随军出征,全村上下一片繁忙的景象。

  从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分工经过基层党组织的安排协调,十分有序。

  孙庄村,地处井陉县北部,位于冶河下游,是孙庄乡政府驻地。2019年6月孙庄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村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北育才小学旧址”被誉为“太行深处的红色摇篮”。近日,民生记者来到孙庄村,在当地相关部门和熟悉村史的老党员的配合下,实地找寻这里当年留下的“支前印记”。

  采访中,记者发现,文献中一个个名字都是村民所熟悉的村里长辈、亲人、邻里、乡亲,多数老人已经过世。在这次探访中,记者找到了名单上还健在的老人,他们均已年过九旬。

  齐瑞玉,当年负责做军鞋纳鞋底,今年95岁。

  在当年小孩队成员——张书考(现年90岁)家里,他的弟媳高贵清演唱了一首当年支前时所传唱的歌曲。

  民生记者获悉,目前孙庄村也已抽调专人,开始对这组文献及所涉内容和人物展开探访,以期将这段历史更全面地呈现给后人。

(来源:民生关注)

  延伸阅读:华北育才小学

  1948年7月1日,华北局决定将“延安保小”,晋察冀边区的“光明小学”,晋冀鲁豫边区的“行知小学”三校合并,在井陉孙庄成立了“华北育才小学”。500个孩子,大都是中央领导的子女和烈士遗孤,他们在孙庄学习和生活了三个多月。1949年7月,“华北育才小学”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改名为“北京育才小学”。

  华北育才小学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它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延安保小,最早成立于1938年初。1946年冬,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陕北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延安保小从陕北出发,越过黄河,辗转至华北地区。1947年7月,延安保小到达晋冀鲁豫边区武安县阳邑镇,与那里的邯郸行知学校合并。1948年夏到达井陉县孙庄,与随后赶来的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再次合并,改名为华北育才小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小学井陉延安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