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毕业啦!这个女孩将成为特校教师

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毕业啦!这个女孩将成为特校教师
2024年06月21日 20:01 新浪网 作者 数据观测家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成为照亮更多人的那盏‘明灯’。”

  第一教育曾报道过的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这个女孩即将成为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2级研究生朱苓君毕业啦!

  先天双目失明的她,顺利拿到学位,即将走出校园,入职无锡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教师,投身特殊教育事业,以亲身经历鼓励和帮助更多盲童。

  6月21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签署实践基地合作备忘录,让“助人自助”理念落地生根。

  骊歌唱响之际,小朱非常感谢老师,“能够顺利毕业感到很开心,这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与同学的关心。”

  从本科到研究生,小朱一路奋斗。回望自己的本科学业生涯,小朱最想感谢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教授。

  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朱苓君给自己的本科恩师写了一封感谢信。

  “在华东师大学习的四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与普通同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接受教育,是我第一次体验与普通同学的社会交往。”在小朱看来,大学本科学习时光,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四年。

  “从盲校进入普校,没有了盲文教材,看不到老师的PPT,也看不到社会统计学的公式和图表……缺乏无障碍学习支持,我一度跟不上学习节奏。”小朱回忆说,“由于我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招收的第一名盲人学生,学院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黄老师特地为我安排了助教,由学院高年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为我描述图表、公式等视觉信息。这样,我才度过了入学的适应期。” 

  据小朱介绍,随着课程难度增大,课程数量增多,黄老师发现一名助教难以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又聘请了第二名,且这成为了之后历届社发院盲生助学帮扶小组的雏形和样板。

  大二上学期,小朱被学院推荐至香港理工大学交换。大三、大四时,需要分别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小朱长时间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选题。黄老师建议她,何不将小朱自己在境内外两所不同高校所接受的学业、生活支持做一下比较,了解盲人大学生需求及不同高校支持情况,从而也可推动国内高校视障学生支持体系的完善。

  小朱惊喜万分,这个主题不仅能让她回顾和总结自己大学四年以来的校园融合过程,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局内人”的优势,而且使她有机会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在倾听和了解其他盲人大学生的融合故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盲人大学生群体的感受与心声。

  在老师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本科期间朱苓君成绩优异,被保研至复旦大学,成为复旦史上首名盲人研究生。

  进入复旦,攻读研究生期间,学业难度加大。研一时小朱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期,但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之下,不断克服重重困难,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同时,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讲师。

  “别的同学可以快速浏览文献,高效找到自己需要使用的部分,但我要通过读屏软件才能阅读文献,这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小朱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在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赵芳教授的帮助下,朱苓君攻克难关,完成论文。

  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夏学花的帮助下,小朱还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生活上,复旦也给予了很大帮助。为避免小朱上课路上要过两个红绿灯的危险,让她出行更为便利,学校专门调整了小朱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地点,安排到离小朱宿舍最近的四教上课。学校还特地将她的宿舍安排在一楼,浴室和洗手台都加装了扶手,她经常去的教学楼、洗手间也张贴了盲文标识。

  谈起未来,朱苓君说,“带着这些爱与温暖,我将继续勇敢前行,努力为家乡特教事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多元视角和独特价值。”

图片由学校提供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