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重点:iPhone国外不会涨价,国内更不会!

重点:iPhone国外不会涨价,国内更不会!
2025年04月13日 08:39 新浪网 作者 数据观测家

  #美方悄然豁免了手机电脑对等关税#

  重点:iPhone国外不会涨价,国内更不会!

  美国政府此次低调调整关税政策,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豁免125%的“对等关税”,表面看起来对我们“松动”,其实更多的是迫于国内经济压力和产业现实的妥协。

  可从以下三方面总结: #热点观点#

  1、美国科技行业是此次关税豁免的直接推动者。以苹果为例,其80%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生产,若高额关税落地,iPhone价格或飙升至3500美元,苹果市值一度蒸发超6400亿美元。类似依赖全球化供应链的科技企业(如三星)同样面临成本激增与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风险。白宫最终选择豁免,实为在“保护本土企业”与“维系全球产业链”之间被迫做出的平衡,反映出“商人总统”以利益为核心的实用主义逻辑。

  2、尽管美国长期鼓吹“制造业回流”,但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核心产业短期内难以脱离中国等国的生产网络。例如,美国本土缺乏智能手机和芯片的完整产能,重建相关供应链需数年时间。豁免政策中特别强调“美国成分占比20%以上可减税”,恰恰暴露了美国对自身技术垄断地位的依赖——即使产品在中国组装,只要核心零部件(如芯片)来自美国企业,仍能通过关税规则确保利润大头回流。这种设计本质上是在固化“美国研发—海外制造”的全球分工模式。

  3、尽管英媒将此解读为“对华关税松动的信号”,但美国政府仍保留此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关税,且未明确豁免是否涵盖中国产商品。这种“选择性豁免”更像是为避免市场进一步动荡的权宜之计:一方面,豁免可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模糊表述维持对华强硬姿态,以迎合国内政治叙事。

  特朗普此次豁免虽为短期解套,却也能看出美国对技术霸权的焦虑。中国在组装环节的规模优势与逐步提升的技术自主性(如华为自研芯片),正冲击美国主导的“微笑曲线”两端。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遏制中国高端科技发展,却又因产业依赖性不得不让步,这种矛盾或将长期塑造中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税美国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