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3月26日,特朗普宣布从4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并且,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
根据白宫文件,此次关税不仅针对整车,还包括在美国组装的进口零部件。这意味着即使车企在美设厂,只要使用进口零件,仍需缴纳高额税费。

欧洲车企这次妥妥成了头号靶子,而德国车企更是结结实实挨了一闷棍。
要知道,美国市场可是奔驰、宝马的“金主爸爸”,每四辆德系豪车里就有一辆漂洋过海到了美国。而2024年,欧洲车企对美汽车出口额就占了总收益的三成多。
现在关税一加,一辆原本卖8万美元的保时捷卡宴(配置|询价),直接涨价到10万,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而且,像保时捷所在的大众集团,本来在美国市场的利润率就薄如刀片,这下怕是要从“赚钱”变“贴钱”。

更扎心的是,德国车企在墨西哥的工厂也被卷了进去。大众在墨西哥的工厂每年往美国卖几十万辆车,原本是靠着北美自贸协定的优惠价,现在特朗普连盟友都不放过,25%的关税直接让大众的“墨西哥制造”成了赔钱货。
转回德国生产?人工成本高不说,供应链还得重新折腾,简直是进退两难。难怪大众股价应声下跌0.8%,斯特兰蒂斯也跟着跌了1.3%,这波伤害肉眼可见。

墨西哥和加拿大这对北美难兄难弟,此刻正抱着《美墨加协定》哭成泪人。
关税可能会摧毁加拿大整个汽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该行业雇用了约50万人,约占该国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的10%。加拿大约80%至90%的汽车产量用于出口,自1965年签署汽车贸易协议以来,加拿大工厂扩大规模以供应美国市场。如果只为加拿大市场运营现有工厂,将会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当天,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对记者表示:“这是一次直接攻击”,并补充说,由于这些关税,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历史关系“正在破裂”。
而墨西哥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更是高达790亿美元,现在每辆车凭空多出6250美元成本,车企要么涨价丢掉市场,要么自己吞下苦果。

日韩车企会成为"漏网之鱼"吗?
日本车企表面上看似乎"受伤较轻"。毕竟丰田、本田在美国本土有大量工厂,像丰田在得克萨斯州的工厂,很多零部件也是当地采购。但仔细一看,日本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日本对美汽车出口中,高端车型占比超过40%,比如雷克萨斯LS(配置|询价)、讴歌NSX这些车型,关税一加,价格优势瞬间消失。

韩国车企的情况更尴尬。现代、起亚2024年对美出口143万辆,占韩国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现代甚至还提前“表忠心”,宣布要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建厂。原本以为有美韩自贸协定护体,结果特朗普反手就是一个关税“大礼包”,现代CEO张在勋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新工厂还没投产,现有车型就要多交25%的税,这波血亏直接让22亿美元利润蒸发。
现在留给韩国车企的路只剩两条:要么学日本车企把生产线全搬美国,要么咬牙提价,但等于放弃市场——怎么看都是死局。

美国车企真的能躺着赚钱吗?
美国三大车企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表面上拿到了 "免死金牌"—— 从加拿大、墨西哥进口的汽车暂时免税。但实际上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北美汽车产业链高度一体化,一辆在美国组装的汽车,平均有40%的零部件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虽然整车暂时免税,但零部件供应商就没那么幸运了。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中,只有63%符合《美墨加协定》标准,剩下的37%都得被加税。
这直接导致美国车企的供应链成本飙升。福特前CEO马克・菲尔兹直言:"如果关税长期持续,美国车企的利润将减少数十亿美元,消费者购车成本至少上涨3000美元。" 虽然福特已经开始扩建美国本土工厂,但业内人士指出:"这需要至少两年时间,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在一片哀嚎声中,特斯拉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尽管当天马斯克发帖称关税对特斯拉影响很大,但由于特斯拉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全部由加州和得州工厂生产,进口比例极低,关税对其影响微乎其微。相反,竞争对手的成本上升反而给了特斯拉更大的降价空间。
更绝的是,特斯拉还可能受益于特朗普的另一项政策——鼓励美国消费者贷款购买本土汽车时享受税收抵免。这意味着,买特斯拉不仅不用交关税,还能省钱。也难怪特朗普还要避嫌的表示:“马斯克从来没有因生意找过我帮忙”,这分明是直接给特斯拉一波大红利!

汽车产业链可是全球化的“教科书案例”,一个螺丝钉可能绕地球半圈才装上车。特朗普这一刀,直接砍断了供应链的“任督二脉”。这波连锁反应,简直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从零件厂到4S店,没一个环节能笑着看完。
车企们现在只剩两条路:要么硬刚,把工厂搬回美国,但人工贵、效率低,车价还得涨;要么认怂,和特朗普谈判求豁免。不过以特朗普的脾气,估计得让车企们吐出点“诚意”,比如多雇美国工人、多交保护费。
至于欧洲,大概率要对美国报复性加税,比如对美国产的牛仔裤、波本威士忌下手,到时候又是新一轮“互相伤害”。这场面,像极了俩小孩互扔泥巴,最后脏的是整个操场。
不过,最后买单的永远是当地民众。研究机构算过账,这波关税可能让美国核心通胀率再涨0.5%-1%,新车价格涨个三五千美元跟玩似的。更惨的是新车贵了,二手车贩子趁机抬价,消费者被两头割韭菜。

这场关税大战打到最后,没有赢家,只有看谁血厚。欧洲车企割肉保市场,美国车企硬扛成本,韩国人玩命转型,只有马斯克笑看风云。更讽刺的是,当特朗普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时,当地老百姓已被自己的总统分配到“代价区”。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