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电动车关税谈判“狂飙”!欧盟这次要“刹车”了?

中欧电动车关税谈判“狂飙”!欧盟这次要“刹车”了?
2025-04-15 08:46:49 潜水探秘者

来源:博学山丘

中欧电动车关税博弈迎来新进展!财联社4月13日消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宣布“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团队已启动接触。这场被业界称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终于从“硬刚”转向“拉锯”——不过,这次是用价格承诺替代关税大棒,还是继续上演“狼来了”的戏码?让我们一起吃瓜。

一、谈判破冰:从“关税战”到“价格承诺”

去年10月,欧盟突然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35.3%的反补贴税,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瞬间被“锁喉”。这波操作让欧洲消费者直呼“肉疼”——中国电动车均价2.5万欧元,加税后直接飙到3.5万欧元,而欧洲本土品牌同级别车型普遍要价4万欧元以上。

如今,剧情反转!中欧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用“价格承诺”替代关税。简单来说,就是中国车企承诺不低于某个价格卖车,欧盟则取消关税。路透社透露,这个“地板价”可能定在3万欧元左右,既避免欧盟“产能过剩”的指控,又给中国车企留了利润空间。有券商分析师调侃:“这波操作像极了菜市场砍价,欧盟要‘保价’,中国要‘保市’,最后折中成交。”

该图片源于网络

二、欧盟内部“撕裂”:车企与政客的“互怼”

这场谈判背后,欧盟内部早已“暗流涌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直言关税是“错误”,奔驰董事长康林松更是多次“反水”——去年2月与王文涛视频通话时,他直接“拆台”欧盟:“欧洲车企需要公平竞争,而不是保护主义。”

更尴尬的是,匈牙利、西班牙等国直接“唱反调”。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放话:“加税是自杀,中国电动车是欧洲绿色转型的‘助推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更绝,一边呼吁欧盟“重新考虑”关税,一边邀请中国车企去西班牙建厂,直接给欧盟“挖墙脚”。

反观欧盟委员会,一边宣称“保护本土产业”,一边悄悄与中国车企私下接触。去年10月,欧盟被曝绕过中国机电商会,单独与上汽、沃尔沃等企业谈判价格承诺,被中方怒斥“搞双重标准”。

该图片源于网络

三、中美博弈:欧盟成“夹心饼干”

正当中欧谈判胶着时,美国突然“横插一脚”。特朗普政府3月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全球车企股价集体“跳水”。德国车企叫苦不迭:宝马、大众在美国工厂生产的汽车,50%以上用于出口,关税一响,利润直接“腰斩”。

这波操作反而“助攻”了中欧谈判。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坦言:“美国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中欧必须合作应对。”中方则借机“递橄榄枝”:4月8日,王文涛与谢夫乔维奇视频会谈时强调,中欧应“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言外之意:“别跟着美国瞎折腾,咱们一起赚钱不香吗?”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

四、车企众生相: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中国车企来说,“价格承诺”是把双刃剑。如果3万欧元“地板价”落地,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可能被迫“冲高”,推出高端车型;而主打性价比的五菱、哪吒等品牌,可能转向东南亚、中东市场。

欧洲车企则“几家欢乐几家愁”。大众、宝马等传统巨头担心中国车企“降维打击”,而特斯拉柏林工厂却偷偷乐——Model 3在中国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0%,即便定3万欧元,利润仍比本土车企高。有业内人士调侃:“特斯拉才是这场博弈的‘隐形赢家’。”

中欧电动车谈判这场“大戏”,本质是绿色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欧盟想“保饭碗”,中国要“扩市场”,美国在一旁“搅局”,三方博弈堪称“电车难题”。不过,从“关税战”到“价格承诺”,至少说明一点:在全球经济动荡的当下,合作永远比对抗更明智。

你对中欧电动车关税谈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玉渊谭天)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广告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