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邮集院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特朗普可谓是迷惑操作一堆,现在张嘴又是要放弃北约的指挥权,这背后有什么战略考量?美军在亚太地区频繁调动兵力是巧合还是真的要“剑指中国”?
而且之前一直都黏在一起的美欧军事联盟,会不会因为特朗普的这次决定而动摇呢?

01北约指挥权的风云变幻
自从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可谓是花招频出,如今又传出特朗普政府要放弃北约指挥权的消息。
要知道北约组织成立欧洲盟军司令部后,美国坐在最高司令的位置上一坐就坐了70多年,更是美国在欧洲军事影响力的体现。
但现在特朗普政府却传出要放弃这一职位的消息?
站在美国国内角度来看,特朗普上台之后大动向就是削减开支,国防部的财政方面可是“压力山大”,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放弃北约指挥权,合并部分作战司令部都能实现削减开支的目标。
就像把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合并,北方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合并,这样的话就能减少职责重叠的人员,节省一大笔开支。

而且特朗普政府传出这消息也和亚太地区经济和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有关系。
美国一直提防着中国发展,而且现在已经逐渐放弃帮助乌克兰,而把目光放在亚太地区战略投资上,未来可能会把战略部署放在韩国,日本等地,我们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也极有可能会受到威胁。
虽然美国传出放弃北约指挥权仪式对美国来说利大于弊,但是在欧洲可直接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
因为很多欧洲国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和美国军事力量紧紧相连,美国若是从北约抽身,那些欧洲国家的军事防御还有地缘政治等方面承担的压力绝对不小。

02欧洲恐慌下的自救
特朗普政府放出来要放弃北约指挥权之后,简直就是突然给欧洲其他国家来了一巴掌。
因为之前这些欧洲国家享受了美国军事保护,这也导致了它们的战略自主性不强,现在美国突然要抽身,北约内部权力结构将直接重新洗牌。
而且只要美国放弃那些欧洲国家就需要直面失去了美国主导的军事防御体系,这种变化让他们产生了强度极大的战略恐慌。
因为美国之前在欧洲部署了大量先进的军事装备,这些尖端军事能力是欧洲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更是不可替代的。
只要美国这时候选择抽身,欧洲其他国家无法面临像俄罗斯一类国家的外部威胁,之前的战略平衡也会直接被打破。

而且美国抽身之后,欧洲各国若是想维持现有的军事防御体系,那军费开支也会不断提升,而且为了平衡美国抽身之后的影响,欧洲各国需要在5~10年内持续不断的增加经济支出。
但正所谓有困难就有机会,欧洲的这些国家或许也可以借此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自主。
就像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宣布要改造空军基地,保证空军基地的范围能够容纳可以携带核武器的战斗机,扩大法国“核保护伞”的范围。
有了法国打头就能看出,美国当真抽身,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跟着法国的脚步探索自己国家的安全保障路径。
只要这种自主觉醒开始,未来欧洲在地缘政治变局中就会越来越努力的试图找回战略主动权。

03中国如何应对美军东移
至于美军东移剑指中国,其实并不是美国的简单军事战略部署,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
经济方面,中国内需市场庞大,可以完美抵抗美军企图在军事施压扰乱国内发展的节奏。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家居,这些新兴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都能应对外部军事压力。
而且外交上中国也一直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努力的推行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建,而且美国东夷可能会出现的地区局势紧张,我们也可以利用外交优势,联合其他国家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歼-20和055等新型作战武器和创新军事战略都在不断的贴合未来战争形态变化。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我国在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条件下的作战模式发展。
美军这次东移表面上看起来来势汹汹,但实际确实舍不得霸权主义,也不愿意放手,如今的中国早已和以往不同,美国在战略上的施压只能让中国更致力于维护全球稳定和和平。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财联社:消息称特朗普政府考虑放弃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一职 或停止原定驻日美军扩编计划-2025-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