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悠悠史记A
马斯克第一次访问五角大楼的事情,因为《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起了很大争议。
虽然特朗普、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马斯克自己,都很快否认了“听取美国对华战争计划”的传闻。

但是随着五角大楼开始调查“未经授权的信息泄露”,并用测谎仪等强硬手段追查“内鬼”,这件事的核心问题慢慢显现出来:
《纽约时报》的报道很可能并不是“假新闻”,而是揭露了一场真实的“重大机密”。
美国媒体在20号爆料说,五角大楼原本计划在21号向“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做简报,介绍美国军方为中美可能开战制定的作战计划。

知情人士透露,这份计划包含非常机密的内容,比如关于“中国威胁”的迹象和预警,还有美军如何打击中国目标的各种方案。
因为马斯克的特殊身份,这个消息迅速在美国引起轰动,特朗普、马斯克和美国防长赫格塞思都不得不在半夜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否认这个传闻,马斯克甚至说要追究法律责任。
这样的消息实在太离谱了,五角大楼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理由向马斯克通报这种信息的。

特朗普曾说过:“你肯定不会让一个对我们帮助这么大的商人看到这些东西。”
表面上他是在为马斯克辩护,实际上却有更深的意思,美国政府担心,如果让像马斯克这样的私人企业家接触国家机密,可能会引发利益冲突。
虽然特朗普上台后,一直以打破常规著称,而马斯克也从一个普通企业家变成了政府的特别顾问。

按理说,他们应该各自做各自的事,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马斯克似乎在白宫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有些模糊。
就像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不能让像马斯克这样对美国有重大贡献的商人接触敏感信息,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是在暗示,马斯克在政府决策中可能拥有比预期更多的影响力。
于是特朗普在21号早上批评美媒的报道是“假新闻”,说马斯克不会想把自己置于那种困境,特朗普还补充说,美国不想和中国开战!

不过特朗普否认了马斯克会听取军方汇报的消息,但那天马斯克确实去了趟五角大楼,还和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私人会议,具体谈了什么,那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那么这就让人很纳闷个,为什么《纽约时报》要放出这样的消息?特朗普为何会大发雷霆,让马斯克去起诉《纽约时报》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也能发现,《纽约时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它挺民主党,特朗普上任后,和马斯克一起削减民主党的“资源”,还砍掉了各部门的预算,这伤害了《纽约时报》和美国国防部的利益。

简单来说,《纽约时报》就是想给马斯克制造麻烦,让更多人反对马斯克插手政府事务,并且让特朗普看起来对马斯克过于放任。
虽然特朗普出来否认了这个消息,把它定性为谣言,但事情却有了新的反转,特朗普在白宫的回应,反而让美国国防部门非常关注。
像这样高层的工作安排,怎么可能被一家报纸知道呢?对美国高层来说,这已经是机密信息了,怎么能随便对外公开呢?

因此这件事情后,美国国防部的幕僚长办公室发布了一项备忘录,要求彻底调查“未经授权的信息泄露”。
国防部的幕僚长卡斯珀在备忘录中说,调查过程中可以使用测谎手段,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调查会立即开始,最后会向美国防长提交报告。
好家伙,这下连测谎仪都可能要用上了,看起来美国国防部门铁了心要找出这次泄密的“内鬼”。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显然不是为了对付一个简单的“谣言”,从五角大楼的反应来看,他们显然觉得有些机密信息真的被泄露了。
如果只是虚假报道,五角大楼根本没必要采取这么严厉的措施,这说明《纽约时报》的爆料可能真的涉及了一些真实的内容。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特朗普话锋一转又提到,美国不想打仗,但已经为这种情况做好了充分准备。

意思是美国不想打架,但如果真的爆发军事冲突,美国也有作战计划可以马上行动。
美国到底有没有针对的作战计划?那肯定有,这简直是常识,一个国家如果面对主要威胁和对手,怎么可能没有应对的预案呢。
虽然马斯克、特朗普和美国防长都否认了,但马斯克去美国国防部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什么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