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谷家村大院
这两天,美国白宫闹出一出“误拉记者进群聊”的荒诞剧——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手一滑,把《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拉进了讨论空袭也门的Signal群聊,作战目标、武器部署、攻击顺序全被记者看了个精光。特朗普轻描淡写称“小事故”,白宫坚称“没发机密”,可群聊截图里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连导弹型号都报得一清二楚。

作为经历过严格保密培训的中年人,我第一反应是:这哪是泄密?简直是职场菜鸟的翻车现场!
1. “草台班子”的终极形态
我们这代人,上班用内网传文件都得层层加密,领导讲话稿掉地上都得捡起来碎掉。可白宫高官们倒好,打仗这种大事,居然在Signal群聊里拍板,副总统万斯还抱怨“不想再救欧洲”,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天真以为“炸一次胡塞武装就会投降”。这管理水平,连我们单位后勤科都不如——至少人家发节日福利名单前还会核对三遍!
2. 技术背锅,还是人太飘?
白宫辩称是“技术失误”,可Signal再加密,也架不住拉错人。这让我想起以前单位新来的95后同事,总爱拉微信群讨论项目,结果把客户爸爸和竞争对手拉进同一个群,场面一度尴尬。技术无罪,错的是人——再高级的加密软件,也防不住手滑的傲慢。

3. 中年人的职场生存法则
这事给咱普通人提了个醒:
- 关键事项别依赖群聊——重要决策必须线下会议+书面纪要,群里只能发“收到”。
- 拉人前先验明正身——就像我们财务科的老李,加微信必先视频确认,防诈骗意识拉满。
- 领导甩锅时学特朗普——“我不知情”四字真言,关键时刻能保饭碗。
结语:白宫这出闹剧,表面是泄密,本质是职场失格。毕竟,真正的机密,从来不该在手机屏幕上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