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才多艺天空
一、导语:一场足以重塑全球汽车业格局的“关税地震”骤然降临。
美国时间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所有汽车开征25%的永久关税的行政命令,从4月2日起实施。这是继2018年钢铝关税战后,美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又一次“无差别轰炸”。中国车企虽对美直接出口有限,但这场风暴或将彻底改变世界汽车格局。
二、谁在“流血”?全球车企生死簿
BBA-奔驰,宝马,奥迪

美国市场40%销量依赖进口,25%关税下,宝马X5(配置|询价)成本暴涨至82万元(现价66万),经销商已暂停接单。
- 保时捷:

北美70%车辆从德国进口,预计年损失超20亿美元,或被迫将产线迁往美国。
- 丰田:

紧急启动得克萨斯州工厂扩建,但混动电池等核心部件仍依赖日本进口,成本将转嫁消费者。
- 现代:

被曝光采用灯下黑的方式避税,遭到美国方面警告
直接冲击
马斯克了因上海工厂出口受阻问题连夜致电白宫游说。据悉2023年,中国对美国汽车出口量仅仅只占总量的百分之0.8-3.2万辆
- 暗流涌动:
比亚迪墨西哥工厂加速投产,计划2024年对美出口5万辆电动车,借道《美墨加协定》实现“零关税突围”。
三、中国破局战:三条生死赛道
- 比亚迪:

在美墨边境建电池厂,整车北美零件占比达72%,比特斯拉Model Y(配置|询价)高9个百分点。
- 奇瑞:

与墨西哥车企合资,通过“散件出口+本地组装”将关税降至2.5%。
- 宁德时代:

“神行超充电池”一经推出,充电仅10分钟便能续航800公里。此成果一出,犹如巨石投湖,在汽车行业激起千层浪,倒逼欧美车企寻求与之合作。
《华为智驾》 华为智驾,宛如智能出行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它凭借先进的技术,为驾驶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融合多种高科技元素,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引领着汽车驾驶迈向新的智能化时代。
已在欧洲拿下12万辆订单,用L4级自动驾驶避开关税壁垒。
- 东南亚:
中国电动车市占率从2021年15%飙升至2023年48%,泰国工厂密集投产。
- 俄罗斯:
2023年中国车企吃掉87%市场份额,成地缘冲突最大赢家。
---
四、全球反击战:盟友倒戈,美国自伤?
1. 加拿大“精准报复”
- 拟对佛罗里达柑橘、威斯康星奶酪加征35%关税,直击特朗普票仓。
2. 欧盟“以牙还牙”
- 草案曝光:对美国牛仔裤、哈雷摩托征收30%关税,欧洲议会高呼“以战止战”。
美国消费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态度。他们凭借实际行动,如选择或放弃某个品牌、产品或服务等,来做出无声却有力的评判,这种方式直接且具有影响力。
- 汽车论坛热帖:“全新宝马X5涨到82万?不如买两台比亚迪唐!”
- 数据显示:关税若实施,美国汽车均价将上涨6800美元,年销量减少80万辆。
---
五、互动与思考:风暴中的我们
我们应该如何投出手上的这一票?
“中国车企该硬刚还是绕道?
✅强攻北美 ✅转战亚非拉 ✅技术碾压”
2. 评论区攻防:
你是否支持购买价格上涨的进口汽车呢?
咬牙买进口 改买国产 干脆不换了”
3. 灵魂拷问:
当特斯拉因关税于美国涨价20%之际,你是否会将目光投向中国电动车呢?”
---
六、结语:重新定义汽车战争
这场关税战背后,是中美从“制造对决”升级为“规则对决”。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所言:“要么用技术让别人离不开你,要么被关税锁死在国门之外。”
世界汽车业正分化为两大阵营,中国车企却独辟蹊径。
---
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乘联会以及彭博社。
风险提示:本文并非投资建议。须知市场风险莫测,诸君决策之时务须审慎。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