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兴小星财经

事件: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距我国边境线最近约294公里。
一、贵金属与有色金属的"稀缺性溢价"
这个占全球翡翠供应90%的国家,其锡矿出口量更达到全球7%的份额。
三个关键数据揭示了投资密码:
受影响资源 | 缅甸全球占比 | 中国进口依存度 | 国内龙头企业 |
翡翠原料 | 90% | 80% | 中国黄金 |
锡精矿 | 7% | 30% | 锡业股份 |
稀土原料 | 2% | 15% | 北方稀土 |
交易逻辑:参考2023年缅甸锡价单月暴涨18%的历史,此次交通要道受损可能引发更持久的供给收缩。
二、基建出海2.0时代的"意外订单"
震中2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缅油气管道、皎漂港等"一带一路"关键节点。
不同于传统基建,本次重建可能催生三大新需求:
- 抗震建材:海螺水泥在缅甸布局的200万吨水泥产能,可能获得灾后重建订单溢价;
- 智能监测:中海达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已在老挝水电站成功应用;
- 应急电力:东方电气为缅甸设计的水光互补电站方案,或成临时供电首选。
数据透视:2024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中,东南亚地区占比已达38%,灾后重建可能将该比例提升至45%以上。
三、农产品替代的"蝴蝶效应"
缅甸作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其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稻田受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国际米价波动传导路径:
缅甸减产 → 泰国越南涨价 → 中国进口成本上升 → 国内储备粮投放 → 种植企业受益
北大荒集团在东北的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结合苏垦农发在长江流域的优质稻种资源,构成双重防御体系。
橡胶领域,海南橡胶通过中化国际合作的缅甸天然胶园,可能获得定价话语权。
(本文数据来源:聚源数据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