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懂电车
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撤下Model S与Model X的新车订购入口,消费者仅能购买现车或二手车。

从直接导火索看,中国互相加征关税成为关键推手。Model S和Model X作为加州工厂的核心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供应。高昂的关税成本远超企业承受阈值,加之特斯拉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13%的业绩压力,停止新车供应成为止损的必然选择。不过,这并非产品“退出中国”的信号——特斯拉高管明确表示,两款车型将继续保留在产品线中,并可能在自动驾驶技术迭代中发挥独特优势。

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已突破95万辆,但生产线仅覆盖Model 3和Model Y,而Model S/X的国产化进程始终未启动。尽管上海工厂的规模化生产显著压低了制造成本,但其单一化的产品结构也使特斯拉在面对贸易壁垒时缺乏灵活性。未来,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特斯拉或将加速高端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布局,以规避关税风险。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市场战略层面。中国不仅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更是电动化技术迭代的竞技场。富国银行预测,2025年特斯拉在华销量或下降14%,这一警告与中国本土品牌的高端车型崛起形成呼应。特斯拉若想维持领先地位,需在价格竞争力与产品创新之间找到新平衡点:一方面可能通过上海工厂进一步扩充中端车型产能;另一方面,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速度与用户体验优化将成为关键变量。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内卷”已迫使特斯拉调整策略。Model 3/Y的频繁降价已显露价格战疲态,而Model S/X的断供则暴露出依赖进口高端产品线的脆弱性。从长远看,特斯拉或许需要重新评估“全球车型+区域生产”的战略,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具本土化特色的产品,以应对政策与竞争的双重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