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俄能源部日前透露称,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
这条管道将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延续,途经蒙古,最终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预计年输气量高达500亿立方米。

【蒙古国已批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
事实上,“联盟东方”这一项目早在2022年就已提出,但蒙古国在是否推进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直到去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蒙古国后,该项目才有了动静,当时普京表示该项目正在接受“有关国家”的评估。如今不到半年,蒙古国果断拍板。显然是权衡利弊之后,决定紧抱中国这一“金大腿”。
蒙古国此次迅速批准该项目,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俄罗斯找到了替代方案,蒙古国坐不住了。
去年,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计划铺设一条途经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对华输气。虽然该方案的年输气量比不上“西伯利亚力量-2”,但由于可以利用中亚现有的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时间实现对华输气目标。
这一替代方案一出,蒙古国顿时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踢出局。毕竟,如果俄罗斯能绕开蒙古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那么蒙古国就无法从管道过境费中获利,也无法借此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
这笔账蒙古国算得很清楚,与其被边缘化,不如主动出击,确保自己仍是能源输送的关键节点。

其二,美国对蒙古兴趣下降,不能再抱幻想。
自拜登政府以来,美国曾短暂加大对蒙古国的接触,希望在中俄之间拉拢蒙古。然而,特朗普重返美国政坛后,美国对蒙古国的关注明显下降。蒙古国若继续寄希望于美国,不仅可能得罪中俄两国,最终还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这种背景下,蒙古国不得不调整策略,选择更务实的道路,即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确保自身经济利益。
客观来说,对于当前的蒙古国而言,“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通道,更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方面,该项目能为蒙古国带来一份非常可观的过境费收入。蒙古国经济结构单一,财政高度依赖矿产出口。而这条管道每年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意味着蒙古国能获得至少10亿美元的过境费。基本上就等于“躺着”赚钱了。
另一方面,该管道的建成,意味着蒙古国的利益某种程度上与中俄“绑定”在了一起,为之后中蒙俄三国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稳定的能源通道也将增强投资者对蒙古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推动本国经济转型。

【中方尚未对“联盟东方”项目一事做出回应】
蒙古国的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尤其是在矿产和能源领域,对华贸易占其总贸易额的60%以上。此次批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既是为了抓住经济利益,也是为了确保自己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的一席之地。
不过,虽然蒙古国与俄罗斯已就该项目达成一致,但作为最终天然气接收国,中国的态度才是决定性因素。换句话说,俄蒙谈妥还不够,还需要中国拍板。
俗话说:“过了这村,没有这店”。蒙古国此前在中美之间的反复试探,以及在天然气项目上的犹豫不决,无疑为中蒙合作增添了不确定性。
而且蒙古国选择对接中俄能源合作,并不意味着彻底疏远美国,只是不会像拜登执政时期那样亲近。未来,如果特朗普向蒙古国伸出橄榄枝,蒙古国不一定会拒绝。这在无形中给中国增添了很多风险。
众所周知,能源合作是国家一大命脉所在,如果蒙古国真想抓住这次机遇,推动中俄蒙能源贸易走深走实,就必须拿出真正的合作诚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态度。别等到再次错失良机才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