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金属风暴”技术突破:每分钟45万发,拦截无人机导弹的双重创新

“金属风暴”技术突破:每分钟45万发,拦截无人机导弹的双重创新
2025年03月30日 21:14 新浪网 作者 新知荟聚

  来源:杜文龙

  据《现代兵器》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近程防御武器装备取得了重大进步。继上次报道之后,这次新的指标又出现了——每分钟的射速达到了45万发。而且,所形成的弹幕对无人机和弹道导弹都具有较大的杀伤和破坏能力。

  目前,无人机拦截是全球公认的难题,特别是无人机的蜂群攻击战术,几乎可以从不同方向对目标发起无死角的攻击。如何防范这类武器装备的攻击,全世界的眉头都拧成了疙瘩。现在,中国方案再次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多管连续发射的“金属风暴”密集弹幕,对这些目标进行高效毁伤。

  这种拦截方式之前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但澳大利亚做了样机之后就停止了研发。全球都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PPT做得很好,但实际实现起来非常困难。然而,中国能够把其他国家停留在PPT上的想法,通过深入研究、创新和发展,转化为强大的实战能力。

  这次45万发的超高射速,说明我们在发射原理和整机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关键是这种系统可以由车辆机动发射,这样在某个区域可以形成多个由弹幕构成的“大伞”,对各类航空武器的侵入行动具有很强的毁伤效果。

  如果每分钟达到45万发的射速,对于5到7马赫导弹的攻击行动也具有拦截效果。之前的反导系统一般是用导弹打导弹,包括美国搞的中段拦截和战区高空末段拦截,都是这类武器。现在如果通过“金属风暴”进行拦截,45万发足以把7马赫左右的导弹全部击毁。如果地面发射距离较近,它还可以通过空中不同形式的载荷把拦截距离向外推进。

  今后,如果在轨道上、高空以及其他机动平台上安装这种拦截装置,我们就可以把拦截的点位进行分散,而且多方向不同的拦截效果会形成叠加效应。这样对大量武器装备的侵入,包括多波次连续攻击以及不规则时间、不规则方向的拦截效果,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金属风暴”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从目前我们看到的科幻外形,到未来在坦克、军舰以及其他装备上的应用,都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次重磅发布的参数更新和能力进步,都说明我们在反无人机、反导双重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全世界范围内,反无人机系统和反导系统通常是单独设置的。而中国将反无人机和反导弹两个要素组合在一起,这种创新在全球都是独一份的。下一次我们的发展水平还会快速跃升,速度也会出现重大变化。防无人机、防导弹、双防一体的装备创新思路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导弹无人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20条评论|135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这么多炮弹怎么储存和运输?真是想不明白啊
3月31日12:17举报25回复
珠江小饭店浙江湖州
金属风暴式的拦截方式已经有点过时了,现在更先进的办法是激光风暴拦截,用聚能武器阵列把断续的弹幕变成连续的光幕,这样防御效果更好
3月31日12:15举报24回复
三度tt极无敌辽宁大连
大概算一下,这45万发金属风暴炮弹的体积和重量到底有多大?一分钟内怎么发射完?
3月31日12:13举报13回复
最新评论
这无人机作战啊,全是高科技较量,得使劲研发干扰设备才行
3月31日16:54举报3回复
Cal青叶on-江苏盐城
每分钟的射速竟然达到了45万发?那后面得配备多少台弹药车才能跟上这个供弹速度啊?
3月31日13:48举报3回复
城市普通男孩江苏盐城
成本啊!如果成本比无人机攻击还高,那结果还是失败的
3月31日13:45举报2回复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