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李奇微升官之后,无能的上将克拉克,为何被派往了朝鲜?

李奇微升官之后,无能的上将克拉克,为何被派往了朝鲜?
2020年11月24日 17:43 新浪网 作者 繁华万里775

  在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队先后更换了3位指挥官,分别是: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其中,麦克阿瑟的战略思维确实超前,李奇微的战术指挥很厉害。至于克拉克,作者实在找不到形容词。因为在美国部队中,克拉克也曾经被骂做“白痴将军。”那么,既然克拉克比较无能,为何被派往了朝鲜战场,而且是总司令这么重要的官职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负责指挥整个太平洋地区的盟军部队,与日本军队作战,堪称权力滔天。由于美国陆军与海军马鹿也有矛盾,麦克阿瑟还曾经和尼米兹出现严重的矛盾。双方都想占得头筹,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不得不亲自调和此事,最终才缓解问题。二战之后,日本战败投降,麦克阿瑟担任了驻日占领军总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等一系列官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1950年6月,东北亚地区的战争爆发以后,麦克阿瑟迅速命令各地美军部队增援。

  但是在战争的前期,由于各方面的问题,美国军队的表现让人不忍直视,一败再败,10万大军被压在釜山狭窄地区,险些被彻底赶下海。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几乎是英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翻版。不过,麦克阿瑟选择了在仁川大规模登陆,战局开始被迅速逆转,美国军队全面反击、一路北上。截止1950年10月,战火已经燃烧到了鸭绿江边。当时,麦克阿瑟向官兵们表示“感恩节之前(11月),结束战争,让官兵们回家。”为了各方面的利益和安全,我国经过反复讨论和考虑之后,决定派遣志愿军部队增援助战。

  大量的志愿军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之后的战争局势再次出现逆转,美国和其他国家组成的联军,被又一次反推了回去。在此期间,麦克阿瑟的一系列表态和命令,不仅没有任何缓和地区局势的作用,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甚至有进一步扩大战争的趋势。当时,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正在竞争下一任的总统位置,麦克阿瑟的“举动”,让美国总统杜鲁门非常恼火。在华盛顿的高官们看来,麦克阿瑟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一个军事将领的工作范围”。毕竟,有可能把苏联也卷入战争。

  为此,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撤销了一系列职务,由李奇微接任。由于李奇微的军衔仅仅是中将,1个月之后,晋升四星上将。不得不说,李奇微在战术判断方面的能力确实厉害。李奇微到任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判断之后,下达了2道重要命令。第一,鉴于志愿军的后勤运输比较艰难,前线的官兵们最多携带一个星期的弹药和粮食,被称为“礼拜攻势。”因此,李奇微命令前线的美国军队尽可能采用消耗战。认真的说,这一命令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增加了志愿军的作战困难。

  第二,经过分析以后,李奇微认为志愿军擅长近距离作战,重武器数量不足。鉴于这一特点,李奇微颁布了著名的磁性战术,又被称为备胎战术。与志愿军作战的过程中,美国军队主动拉开10到20公里的距离,发挥自身远程炮火和空军战机的优势,同时,又不能拉开距离太远。对于李奇微的这两个命令,志愿军分析之后,彭老总曾经评价说:“这才是真正的敌人。”当时,美国的媒体对李奇微的评价很高,几乎把李奇微吹上了天。

  其实,李奇微很有自知之明,在李奇微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彭是一个资质很高的敌人,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对手作战。”其实,经过长达2年的反复较量,战争已经陷入了焦灼的状态,双方依靠阵地和攻势对抗。与此同时,双方的兵力都在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想取得大战役的胜利,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不过,谈判的过程非常艰难。

  1952年,美国开始了大选年,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作为共和党的竞选人,参加了竞选。但按照美国的规定,军人不能参加竞选。因此,艾森豪威尔辞去了军职和北约总司令等职务。北约总司令的职务空缺以后,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此时的李奇微表现出色,因此,调任了北约总司令。但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李奇微升官以后,谁负责朝鲜地区的战事呢?美国高层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平庸的上将克拉克。

  为何说克拉克平庸呢?克拉克毕业于西点军校,属于科班出身。但是,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克拉克一直在军校从事教育工作,并没有带过部队。在二战期间,克拉克逐步担任了第5集团军的司令,并且参加了欧洲战场的战事。不过,克拉克的指挥水平仍然不敢恭维。第5集团军在4个月内,仅仅推进了80公里。但是,部队的损失接近4万人。请注意,在这次战役中,美军总计伤亡了5万人左右。其中,第5集团军占了几乎80%。由于克拉克的平庸,被基层官兵们,骂成了“杀人犯、白痴将军。”

  克拉克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私交非常好,在二战之后,利用马歇尔的关系,克拉克一直官运亨通。先后担任了第6集团军司令、美国地面部队司令等官职,在1952年4月,被派往了朝鲜,担任美国远东地区总司令等职务。那么,为何偏偏选中了克拉克呢?认真的说,随着战争局势逐步固定化,除非美国全面扩大战争,否则很难取得什么大胜仗。因为,双方的部队加在一起,足足有100多万人,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围歼战。与此同时,美国根本不能在远东地区投入太大的精力,毕竟美国的战略核心在欧洲。

  自从柏林危机之后,苏联在中东欧地区与美国的对抗,越来越激烈。苏联在陆军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克拉克抵达战场之后,发现自己就是来收尾的,因为战争根本没法打。据说,克拉克乘坐飞机视察前线的时候,发现志愿军官兵正在屯田种菜,准备长期对耗。克拉克随后告诉身边的人:“这场战争,根本没法再打下去了。”在克拉克担任总司令的1年时间里,双方的部队边打边谈,打打停停,因为,克拉克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建树。原计划在上甘岭占点便宜,在谈判桌上多一点筹码。

  结果,硬生生打成了几万部队的大规模鏖战,同时造就了志愿军部队的上甘岭战役。为了给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克拉克宣称“上甘岭没有任何价值,不值得我们的士兵为它流血。”1953年7月,双方签署了著名的停战协定。当时,克拉克留下了这样的话:“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由于自己表现不佳,克拉克自己心知肚明。10月份就申请提前退休,不过,退休以后的克拉克并没有闲着。仍然干自己的老本行,在美国堡垒军校担任校长,并且一口气就干了12年时间。不得不说,克拉克堪称长寿,活到了90多岁,直到80年代才去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