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由少将晋升中将,中原突围,为何毛主席印象深刻?

皮定均由少将晋升中将,中原突围,为何毛主席印象深刻?
2020年11月28日 17:30 新浪网 作者 繁华万里775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在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的指挥下,华东野战军消灭了6万多敌军,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的之最。今天,我们聊聊解放战争之初的中原突围。在这次突围中,皮定均率领第1纵队的第1旅,承担了掩护大部队突围的任务。在此之后,转战24天,在保留建制的情况下,成功抵达了根据地。因此,皮定位让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我们聊聊当时的情况。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之前,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武装,总计只有130多万人。当时南京政权拥有430到多万军队。因此在解放战争开始以后,南京政权采用了全面进攻的态势,同时对晋察冀、中原、山东、陕北等各个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其中,中原解放区的情况最危险,因为位于河南省南部,属于南京政权的眼皮子地下。毛主席刚刚从重庆返回延安,就向中原解放区,下发了电报:“中原迟早是要放弃的,因为你在他家门口走动,他睡不着觉。但你们现在还不能走,要把他的部队拖住,以有力地配合华北和东北的行动。”

  在战争爆发之前,南京政权已经调集了大量的部队,对中原解放军进行了封锁和蚕食。外部的粮食、药品和其他各方面物资,根本运不进来。敌军不断推进,解放区的面积越来越小。最后,中原解放区6万多部队、40多万群众,被压缩到了以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为中心的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围已经迫在眉睫。当时,毛主席在电报中说:“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延误时机……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1946年6月26日,南京政权集中了10个整编师、25个旅,总计30万兵力,开始大举进攻。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中原解放军的大部队,分为了南路和北路,主力部队向西突围。但为了防止敌军过早发现突围迹象,因此,留下了第1纵队第1旅担任阻击、牵制任务。当时,年仅32岁的皮定均担任第1旅旅长。皮定均屡建战功,15岁参加红军,不到20岁升任团长。在抗战时期,30岁的皮定均率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出太行,驰骋于嵩箕之间,由1700余人发展到近2万人,先后取得伏击曹村、夜袭飞机场、奇袭黑石关、解放登封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很艰巨,掩护主力突围之后,前途更加艰巨。上级的命令是:“掩护任务完成之后,第一旅根据情况,自行决定行动方向,或西追主力,或就地游击,或回豫西,去太行,或南渡大江,或向东突围。”以一个旅7000人掩护5万多人转移,风险确实很大。面对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敌军,硬拼不是办法。第1旅分散到了50多公里长的防线上,兵力明显不足。为了麻痹敌人,同时扰乱敌人的判断。皮定均一方面加固工事,做出坚守的姿态。另一方面,命名部分部队趁着夜色向西运动。第二天白天,再大摇大摆向东转移。连续几次之后,敌军判断“中原解放区的部队准备向东突围。”

  因此,把主要兵力集中到了东线防御。与此同时,中原解放区的主流部队,正在向西突围转移。直到2天之后,敌军才反应过来,面前的部队仅仅是牵制部队。随后,开始发动大举进攻。一个问题出现了,大部队已经转移,第1旅7000多官兵,应该怎么办呢?在上级规划中,第1旅可以自己选择三个出路,一是西追军区主力,二是原地打游击,三是向东突围,到苏皖解放区与华中部队会师。其中,向东突围的难度最大,敌军部署了10多万兵力。但为了大局,皮定均还是选择了向西突围。

  突围之路并不顺利,为了成功跳出包围圈,皮定均采取“声东击西”的疑兵战术,迅速向西南行进约15公里。一路上,部队故意不停“掉东西”,伪装挖灶做饭“来不及复原”。6月28日,7000余人马转头秘密隐蔽在仅有6户人家的刘家冲,24小时不生火,使敌军失去了追击目标。随后,顺着大别山脊背进入金寨、商城交界的九峰尖、大牛山,飞兵东进。7月1日,晚翻越1300多米高的大牛山。在吴家店修整期间,由于和中原解放区的上级联系不上,第1旅直接与延安联系,报告了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毛主席在电报中,只有4个字:“快走,快走。”7月7日,部队完成了休整以后,经过包畈、十八盘、后畈、叶畈、王墩、乌凤沟、西界岭、漫水河等,继续向华中苏皖解放区前进。当然,在前进途中,皮定均指挥第1旅,经过了一系列的战斗。从6月26日打响阻击第一枪开始,到7月20日胜利到达预定目的地苏皖解放区盱眙根据地,跨过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征程2000里,克服崇山峻岭、暴雨洪水等艰难险阻,冒着酷暑,忍饥挨饿,24昼夜大小激战23仗。后来经过统计,第1旅突围前有7000余人。

  除去突围路上牺牲、负伤留下就地养伤的。以3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中原突围的成功战例。按照一位高级领导的评价:“皮旅虽然只有一个旅,我们是把它当作一个方面军使用呢。”在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上甘岭战役中,皮定均将军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1955年,解放军开始施行军衔制。按照资历和职务,皮定均起初被定为少将军衔。毛主席对中原突围的皮定均印象深刻,因此作出了这样的批示:“皮中原突围有功,少晋中。”把原来的少将军衔,改为了中将军衔。

  1976年7月7日,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因公殉职。当时,年仅62岁。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南京中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