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公开展示了在运8系列运输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反潜型。其实,不仅仅是运8,我国在运9运输机平台上,也推出了运9G反潜巡逻机。但是,无论是运8,还是运9,由于平台限制,大大束缚了反潜巡逻机的整体性能。那么,我国发展的反潜巡逻机,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俄罗斯伊尔38系列反潜巡逻机
首先,我们聊聊世界各国反潜作战的模式。截至目前,反潜作战分为了岸基反潜和舰载反潜两个模式。其中,舰载反潜力量,主要依靠水面舰艇的各种反潜装备、舰载反潜直升机。以美国海军为例,主要依靠阿斯洛克反潜导弹、SH-60系列反潜直升机。至于岸基反潜,则是另一个发展模式。因为岸基反潜作战,需要大航程、大半径的机型,能够尽可能控制更多的海域。
在六七十年代,美国和苏联,采用了非常类似的发展思路。苏联在伊尔18支线客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升级,推出了伊尔38系列反潜巡逻机。最多能够携带8吨反潜武器和各种声纳浮标,进入21世纪初期以后,又推出了伊尔38N型。在冷战期间,伊尔38系列反潜巡逻机,属于苏联岸基反潜的主力机型,也批量向印度出口。

美国P3C系列反潜巡逻机
与苏联的情况非常类似,美国在L-188“伊莱克特拉”涡桨客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P-3系列反潜巡逻机。随着科技的发展,先后出现了P3A、P3B、P3C等不同的改进型。尤其是P3C系列反潜巡逻机,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日本等地区大规模部署,属于我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劲敌”。相比反潜直升机,岸基反潜巡逻机,能够作战半径大、制空时间长、机动速度快等优点。
同时,能够携带大量的探测设备和反潜武器,这是反潜直升机,无论如何做不到的。除了美国和苏联之外,西欧各国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发展了适合自己的反潜巡逻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有限,根本没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反潜巡逻机,更没有作为发展反潜巡逻机的载机平台。

美国新一代P8A反潜巡逻机
由于各方面的困难太多,我国不得不发展大量的033/035系列常规动力潜艇,采用“以潜制潜”的被动策略。在鼎盛时期,我国各种常规动力潜艇,超过了100艘,分布在沿海的各个区域,以数量众多的潜艇,遏制敌军的潜艇靠近活动。但是,这样的反潜模式,非常被动,而且投入成本大、效率反而有限。“以潜制潜”,属于困难时期的无奈之举。
进入21世纪初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岸基反潜巡逻机。我国在运8中型运输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推出了运8Q系列反潜巡逻机。由于运8运输机平台过于老旧,在运9中型运输机全面成熟以后,我国又在运9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运9Q系列反潜巡逻机。

其实,运8Q和运9Q,两大反潜巡逻机的配置,非常接近。大体上来说,安装了磁异常探测器、对海搜索雷达、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等等。当然,作为新平台,运9Q的综合配置,更高一些,具有巡逻反潜、检查反潜、应召反潜和目标指示等作战使用方式,拥有多种搜攻潜手段。
但是,无论是运8Q,还是运9Q,都不完美,存在各方面的问题。第一,欧美各国的反潜巡逻机,一般采用支线客机为发展平台,更加注重效率性。我国没有类似的支线客机平台,不得不以运8或者运9为发展平台。第二,运8、运9系列运输机,采用上单翼下挂发动机吊舱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反潜巡逻机,直接造成了挂载能力不足。通过2024年珠海航展上的展示,弹舱空间较为狭小的问题,很明显。

我国发展的运8Q反潜巡逻机
对于岸基反潜巡逻机来说,反潜武器的数量,至关重要。从运8Q和运9Q两大反潜巡逻机的发展来说,解决了解放军部队的燃眉之急,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岸基反潜的作战力量。不过,也仅仅解决了有无问题,以运8、运9为平台,发展岸基反潜机,存在一系列的天然弊端。由于载机平台的技术限制,无法通过升级、改进,解决部分问题。
近年来,欧美各国开始发展新一代的反潜巡逻机,开始放弃涡桨系列机型,开始以大型客机为载机平台。以美国的P8A反潜巡逻机为例,以波音737-800客机为载机平台。无论是速度、航程,还是其他各方面的配置,明显优于之前的P3C系列反潜机。不仅仅是美国,欧洲各国也计划在空客A319或者A320客机的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反潜巡逻机。

运8Q和运9Q系列反潜巡逻机
以P8A反潜巡逻机为例,最大航程超过9000公里,最大速度907公里,最大升限12400米,巡逻半径2000公里以上。与欧美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相比,我国的运8Q、运9Q反潜巡逻机,仍然需要大踏步追赶。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技术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备进一步发展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的整体实力。但是,截至目前,我国缺乏适合的新一代载机平台。

搭载各种反潜装备
认真的说,我国发展的C919大型客机,从起飞重量、空间、航程等各个方面,非常适合进一步发展空中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侦查指挥机等特殊机种。但是,C919大型客机在现阶段,国产化率还比较有限。尤其是涡扇发动机,仍然使用欧美产品。如果我国希望以C919为载机平台,进一步发展各种特种机型,必须实现C919大型客机的全面国产化。

航展上的运8Q反潜巡逻机
截止2024年11月,我国C919大型客机,仍然使用欧美联合开发的LEAP-1C型发动机。国产长江1000A发动机,正在进行各方面的测试和完善。截至目前,尚未开始批量生产。因此,国产新一代特种机的载机平台,还需要等待几年时间。当然,仅仅是时间问题。

C919客机,非常适合发展各种特种机
关于我国各种机型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