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是我国汽车产量,仅次于广东和安徽的第三大省市。说到重庆的汽车制造业,很多人都会想到长安汽车、塞力斯等乘用车厂商。其实,重庆市在商用车方面也曾享誉全国。其中,重庆恒通客车也曾是国内客车领域的佼佼者。”
01—
中国公交客车,始于重庆
说到我国的汽车工业历史,很多人都把一汽解放卡车投产算起。其实,在客车制造方面,大西南的重庆才是我国第一辆国产公交客车的诞生地。
恒通客车的前身重庆公共汽车公司修理厂,于1939年创建成立。在上世纪40年代,重庆市就开始生产大型客车了。
1951年,重庆公共客车修理厂还装配出了,“解放号”长头木质车身的客车。1960年,工厂研发了国内第一辆燃气客车,成为了国内燃气客车的开创者。1963年,工厂开始推出“重庆”牌客车,为重庆客车制造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重庆客车,百花齐放
1979年,已经颇具实力的重庆公共汽车修理厂,发展为重庆客车总厂。重庆客车总厂为了适应国内城市公交运力需求,在1985年基于罗曼卡车,改装出了我国第一台铰链客车,颇受市场欢迎。
事实上,在上世纪80、90年代,川渝地区的客车制造业非常红火。除了老大哥重庆客车总厂外,还有山花客车、长嘉客车、北泉客车、川江客车和华西客车等,也都在西南甚至全国中巴、公交、公路客车领域小有名气。
不过,经历过10多年的繁荣之后。重庆客车厂虽然有着重庆公交的大力支撑,但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陷入经营困境。

03—
多次卖身,均不成功
为解决经营困境,1992年底,重庆客车总厂被一家泰国企业承包。不过,合作并不长久,1996年又恢复了独立经营。
到了2002年,重庆客车总厂迎来了第一个白马骑士。摩托车制造企业力帆,用6000多万元拿下了重庆客车总厂5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事实上,这次并购持续时间更短,半年之后力帆就撤资了。
2003年,客车行业的领头羊郑州宇通客车,重组重庆客车总厂,组建成立了重庆宇通客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作为国内最大的客车厂商,无论是渠道、技术、人才等实力雄厚,这次合作业内都充满了期待。然而宇通客车在2年后,也选择了撤资,重客重回自由身。

04—
更名恒通客车,再创辉煌
在中国客车行业,品牌名称中带“通”或者“龙”的厂商,似乎都很成功。例如,郑州宇通客车,聊城中通客车、厦门金龙客车、苏州金龙客车等。其中,“一通三龙”长期占据行业销量榜的前几位。
2006年,企业更名为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并将精力投入到自己优势的燃气客车这一细分领域。事实证明,这一战略选择很成功。
随着市场柴油价格的不断提升,国内客车、重卡、出租车等商用车领域,油改气开始大流行。恒通客车凭借着在燃气客车的技术优势,很快又回到了舞台中央。到2009年,重庆恒通的燃气客车,占据了市场70%的份额,并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

05—
再次陨落,卖身央企
重庆恒通客车靠着燃气客车,在国内市场的好日子没过几年。
国内客车的清洁能源客车,就从传统的燃气客车,过渡到了电动客车时代。在此背景下,中车电动、比亚迪等纯电动客车迅速崛起。但是,重庆恒通在这一新的技术风口上,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到了2016年,恒通客车由于补贴问题被重罚,再次陷入经营困境。到2018年,销量几乎归零了2019年,来自湖南株洲的中车电动客车公司,完成了对重庆恒通客车的收购。
而这里所说的中车电动,就是央企中国中车旗下的公司,是一家由生产电力机车,跨界进入电动客车行业的央企子公司。

06—
最后
至此,重庆恒通客车,成为了重庆中车恒通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重庆中车恒通公司81.25的大股东就是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
2019年,中车恒通在重庆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4000台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线。重庆恒通客车,成为了中车电动旗下的一个生产基地,而恒通客车品牌开始淡出国内客车市场。
20204年,中车电动客车公司以5877辆的销量,成为国内第7大客车品牌。但是,从销量增幅上来看,中车电动有67%的年度增长率,排名行业第2位。可以说,恒通能够搭上中车电动的便车,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回过头来看,重庆作为我国客车工业的策源地,创造了不少的行业第一,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时至近日,沧海桑田虽然有了最终归宿,但品牌陨落多少也让人有些痛心。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