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射击的学生们】这是一组反映上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老照片。从这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关键消息:1、当时人们穿衣打扮差别很小;2、贫富差距很小;3、当时的人们精神状态颇好,脸上笑容不断,而且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想象;4、当时能吃饱就是幸福指标;5、满大街以瘦子为主,看不到肥胖者。
【八达岭长城上的游客们】八达岭长城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它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也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到北京的游客只有时间允许,几乎都去八达岭长城游览一番。
【交公粮】交公粮,指的是农民将所收获的粮食,按照一定的标准无偿交给国家,即大家所说的农业税,目前我国早已取消这种制度。交公粮这种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2006年1月1日起国家正式取消了农业税,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间点。
【鸟瞰上海市区】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公元1292年,元廷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设立上海县,这标志着上海建城的开始。明代中后期,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到了民国时期,上海已经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
【上海南京路】南京路在上海有着重要地位,它是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南京路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如今上海南京路西段,已经是中国最顶级的商业街。
【西湖边的游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是杭州乃至浙江省最为重要的旅游风景区,而“西湖十景”早已天下闻名。历史上的西湖称为武林谁,《汉书·地理志》里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民兵们】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也是解放军的助手和重要后备力量。我国国防法里明确给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村庄里的宣传语】70年代农村人很少进城,他们真正做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对于当时的农村人来说,努力耕作种出更多的粮食,成为最重要的任务。与如今农村青壮年基本进城务工不同,当时城市和农村之间人口流动率极低。
【北大工农兵学员们】工农兵学员是国家试图恢复招生的一个尝试,他们通过推荐来上大学。1970年,国家决定先从北大、清华两所大学试点,后来其他高校也开始相继招生。这些上大学学员年龄差别很大,“他们基本没有经过考试,只要有初中程度,在工厂、农村、军队里呆过两年以上,经过单位推荐,领导批准,学校接受,就可以上大学。”
【北大师生在未名湖畔植树】既然是推荐上大学,当时设置的主要标准是这样的,“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不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则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同时有选择的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