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莎士比亚自己是个演员,他的剧本不是论文

莎士比亚自己是个演员,他的剧本不是论文
2020年08月09日 12:50 新浪网 作者 趣味杂谈007

  作者 | 黑马北京(孔网店铺:黑马北京的书摊)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我们的话题终于扯到了英若诚的英文与戏剧翻译,这本是《文汇读书周报》约我采访英若城的主题。他在古稀之年出版了一套八册中英文对照版《英若诚名剧译丛》。这套译丛的出版,为我们揭示了英若诚作为翻译家的一面,他在戏剧翻译上付出的心血终于在晚年有了一个总结式的亮相,其辉煌与大气自是不少专业翻译家们难以望其项背的。难怪人们称英先生是“奇才奇艺”。

  但英先生似乎并不过分看重自己的翻译成就,似乎并不将之归结为自己的“奇才”。他说英文只是工具而已,因为家学深厚,他毫不费力地掌握了它,并不以为财富,自己一直喜欢的是演戏。如果不是因为朋友们看重他的英文才华并挖掘他的潜力,他或许不会去做翻译。这让我想起当年采访萧乾的情景。那年萧乾因推出了“天书”《尤利西斯》译本而耄耋灿烂,文学出版界为之震撼,但在接受我的电视专访时他老人家轻描淡写地说:翻译这本书不过是帮助妻子。他的本职是作家,能写时就不翻译。

  就是因为朋友们的督促,“开发”他的“这部分力量”,他才走上了业余翻译的道路。除了这次出版的8种戏剧,他其实还翻译出版过大量的戏剧文学剧本。最有趣的是,作为一个小字辈,当年他还帮助一些高级文化官员改写译本呢。至今回忆起来英先生都很生气,说那哪里是简单的润色,纯属改写,比自己翻译还费力。某位官员从英文转译过来的涅克拉索夫的诗实在牵强谫陋,他年轻气盛,甚至在译稿空白处大笔一挥批评之。

  

  英若诚的“这部分力量”一旦发挥出来就十分了得。仅眼下我们看到的这八种,其中3种是中译英:曹禺改编的《家》,老舍的《茶馆》和当代名剧《狗儿爷涅槃》。这些是英先生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中国戏剧时翻译并导/演的三部话剧。5种英译中: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萧伯纳的《芭巴拉上校》,《哗变》和《上帝的宠儿》。这些剧目是英先生在北京人艺的作品,他还参加了其中一些的演出和导演,其中最风靡一时的是他主演的《推销员之死》。作为中英文对照的出版物,这套书无疑给中外戏剧爱好者提供了现成的演出脚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实用性。

  我不揣冒昧地问英先生:莎士比亚的戏剧已经有了不少权威的译本如朱生豪,方平,卞之琳的译本,您为什么要重新翻译?

  英先生简言之:它们都不适合演出。

  名人名译的戏剧剧本不能上舞台,这个现象很有趣。

  别忘了,英先生说,莎士比亚自己是个演员,他的剧本不是论文,是从演出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实用脚本。可到了我们的翻译名家手里,就成了学术著作,被加了无数的脚注,其语言也离舞台相去甚远了。“我是演员,”英先生说,“我知道莎士比亚的戏文在舞台上应该是什么样。”言外之意,英译莎士比亚是最接近莎士比亚的。哦,原来我们读的那些著名莎剧译本算不得真正的剧本。我们忘了莎士比亚的剧本是经过千百次演出实践打磨过的戏文台词,而不是学术著作。

  随后英先生开始入戏,声情并茂地背诵起莎士比亚著名的片段,告诉我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无韵诗,靠重音表现韵律,而不是靠合辙押韵来体现诗意。所以他说他翻译的是莎士比亚的节奏,通过节奏诉诸观众的听觉,达到现场交流的目的。

  正是话剧的这种现场交流效应,英先生说,是话剧魅力的所在,也是话剧在影视时代依然不可替代的原因。凭着这种“活的交流”功能,话剧经得住任何表演形式的挑战。他沉醉地谈起他主演的《推销员之死》,讲到他在舞台上听到的观众的抽泣声,“这种体验,演电影电视的永远不会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