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2020年08月04日 21:05 新浪网 作者 汪腾飞的腾飞说史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中平原的环境史,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发源于我国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山海经》里有“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的说法,渭河流经天水、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在潼关县(属渭南市)汇入黄河,泾河和洛河则是渭河的两大支流,因此,关中平原的主要河流就是渭河、泾河和洛河。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关中平原的位置

  我们在《诗经》里能够经常看到黄河、渭河、泾河的风光,比如:《诗经》的第一首诗《周南·关雎》就是描写黄河岸边的风景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参差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寐求之。”雎鸠发出“关关”的鸣叫声,它们栖息在黄河的沙洲上,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边、右边不停地采摘;《诗经》的《邶风·谷风》一篇则有描写渭河和泾河风景的话语,其中的“泾以渭浊,湜湜是指泾河汇入渭河时,河水浑浊的情形,在商周时期,渭水清,而泾水浊,当泾水汇入渭水后,渭水虽然浑浊,但是,河底却是清的,所以是“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后世也有“泾渭分明”的成语,泾水主要流经黄土高原,而渭水则主要流经关中平原,故而在商周时期,是渭水清而泾水浊。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渭河与黄河

  第一:郑国渠的修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是鸿沟,象棋里的“楚河汉界”指的也是鸿沟,秦朝末年,刘邦集团与项羽集团以河南荥阳的鸿沟为界,展开对峙,逐鹿中原,于是,鸿沟就成为了“楚河汉界”。鸿沟其实是一条人工运河,修建于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孟子》一书中的梁惠王就是指魏惠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一带的魏国和韩国的科技、文化实力都非常的强大,当时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河洛地区的文化教育甚至比关中地区还要发达,东周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魏国的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韩国的都城在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

  战国初期,魏国与秦国长期在河西一带对峙,秦国处于弱势地位,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设置了河西郡,而秦国不得不退到洛水以西,但是,魏国和韩国的人才后来都被秦国利用了。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后来被车裂

  商鞅是卫国人,卫国也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与魏国非常靠近,战国时期,卫国实际上成为了魏国的附庸,后来还被魏国兼并了,商鞅本来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手下,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来探望,说:“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于是,公叔痤就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认为商鞅可以担任国相,魏惠王表面上答应了,但是,心里却认为公叔痤老了糊涂了,他的话有点荒谬,说:“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而在此时,秦孝公则一心想夺取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广求贤才,于是,商鞅就去了秦国,后来,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秦国开始慢慢强大。

  吴起也是卫国人,魏文侯在位时,吴起投奔了魏国,担任将军,帮助魏国夺取河西之地的就是吴起,使得秦兵不得不退居洛水以西,魏文侯在重用吴起之前,还咨询了李悝,李悝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吴起虽然贪财好色,但是有军事才能。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吴起

  李悝是魏国人,在魏文侯在位期间,担任魏国国相,主持变法,“尽地力之教”,当时的魏国,李悝为国相,吴起为西河郡令,西门豹为邺县令,西门豹在邺县,修建了十二条人工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称之为“漳水十二渠”,又称之为“西门豹渠”,西门豹渠的修建,使得魏国的河内(黄河以北)地区更加富庶。

  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李悝,李悝著作的《法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完整的法典,夏、商、周时期是“以礼治国”,强调“礼治”,李悝最早开始强调“以法治国”,商鞅、韩非子的思想深受李悝的影响,在战国时期,法家学说其实是最实用的学说,但是,不仅商鞅没有受到魏惠王的重用,吴起也被公叔痤逼走了,公叔痤担任魏国国相期间,非常嫉妒吴起的才能,于是,吴起不得不投奔楚国,吴起在楚国实行的变法,史称“吴起变法”。

  在战国时期,魏国的教育文化实力是最雄厚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鸿沟、西门豹渠都是魏国人修建的,而魏国的教育文化实力之所以雄厚,是以河洛一带发达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但是,魏国的人才在魏国并未受到重用,反而投奔了秦国和楚国。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荀子画像

  综上所述,在战国时期,魏国、韩国的水利工程技术,要比秦国发达,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就是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帮助秦王政修建水渠,本是无奈之举,郑国其实是韩国的间谍,劝说嬴政兴修水利,是为了让秦国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无暇顾及军事,从而延缓秦国对韩国的进攻,后来,秦王嬴政发现了郑国是细作,但是,却没有惩罚他,因为郑国对嬴政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渠的修建,确实让秦国无暇顾及军事,但只不过为韩国的存在延续了数年时间而已,秦国却因郑国渠而获得了万世之功。

  第二:郑国渠带来的环境问题

  郑国说郑国渠给秦国带来了万世之功,但是,很快,郑国渠也带来了生态难题,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完工,并发挥了灌溉作用,使得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之地,秦国因此得以富强,成为实力最雄厚的诸侯国,然而,到了西汉时期,郑国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郑国渠将泾水引入洛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关中平原本来有大量的盐碱地,由于泾水带来的淤泥,“且溉且粪”,使得这些盐碱地都成为了良田,亩产达到了一钟。

  我们都知道,泾水浊而渭水清,泾水流经黄土高原,携带有大量的泥沙,将泾水引入洛水,大量的淤泥不仅会在郑国渠内淤积,而且还会抬高洛水的河床,使得泾水无法顺利从郑国渠进入洛水,而由于人工水渠的修建,又使得泾水的河床不断受到侵蚀而下切,当泾水的水位低于水渠的取水口时,泾水的河水是无法进入郑国渠的,取水口需要不断往泾河上游移动。为了解决郑国渠带来的生态难题,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郑国渠上游的南岸,开凿了六条小渠,称之为“六辅渠”,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在水利专家白公的建议下,汉廷又在郑国渠以南又修建了白渠,白渠西起郑国渠南岸,引泾水,向东南方注入渭河,白渠修建成功以后,关中平原又重新成为沃野之地,“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为云,决渠如雨。泾水一石,其泥六斗。且溉且粪,长我禾忝。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白渠在修建的初期,使得关中平原的农田获利颇丰,泾河的河水的含沙量非常高,“泾水一石,其泥六斗”,河水起到了灌溉的作用,而淤泥则带来了肥料,因此是“且溉且粪,长我禾忝”,京师长安城的粮食供给,依赖于白渠和郑国渠。但是,白渠与郑国渠一样,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带来环境问题,因为泾水的含沙量非常高,会造成人工水渠的淤积,并使得洛水和渭水的河床抬高,而在水流的侵蚀作用下,又会使得泾水取水口的水位相对于水渠的水位不断降低,泾水越来越难以被引入白渠,如果还想继续取水,渠口的位置就需要不断迁移。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汉代,长安城的宫殿

  白渠与郑国渠在汉唐时期,合称“郑白渠”,人工修建的水渠是需要人力维护的,而一旦遇到战乱,当人力无法维护时,水渠就会荒废,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的水利设施失修,长安破败不堪,曹魏、北魏的都城都不在长安,而是在函谷关以东的许昌和洛阳。

  在郑国渠未修建之前,关中平原是有大片的“泽卤之地”的,泽卤之地就是盐碱地,地势低洼的地方,在洪水季节,容易积水,而当洪水蒸发以后,又会留下盐分,从而形成盐碱地,“地固泽卤,不生五谷”,郑国渠和白渠修建成功以后,泾水带来的淤泥和河水,“且溉且粪”,能够减少盐碱地里的盐分,使得盐碱地变成良田。所以,关中的水利设施,不仅仅起到了灌溉作用,而且还起到了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第三:中国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与大运河的修建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关中平原,关中水资源丰富,河渠众多,土壤肥沃,为“天府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司马迁认为关中地区的财富占天下财富的60%,这足以说明,秦汉时期,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关中平原,这也是长安能够成为都城的根本之所在。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长安与洛阳的位置

  然而,到了东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有从关中转移到河洛的趋势,东汉最富庶的区域实际上是洛阳、开封一带,因此,东汉的都城长期在洛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全球气候转冷,再加上长安、洛阳长期受到战乱的摧残,我国的经济中心有向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转移的趋势,不过,到了隋唐时期,全球气候又转暖,再加上唐朝长期定都长安,关中平原的经济得以恢复,不过,此时,“八百里秦川”的物产已经难以供应长安的需要,为了解决长安的物资供应问题,隋炀帝开始修建大运河,大运河运输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欧阳修在《新唐书·食货志》中说:“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隋唐大运河的作用,就是将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粮食,运输到洛阳和长安,洛阳位于洛水之北,东南之粟可以通过水运到达洛阳,而将洛阳的粮食运输到长安,则需要溯黄河、渭河而上,我们都知道,关中平原的地势较高,而华北平原的地势较为低平,渭水自长安到达潼关,水流是弯曲、湍急的,溯渭河而上,非常困难,而且黄河三门峡附近多砥柱,古代的造船技术有限,船只航行至此,往往沉没,如《隋书·经籍志》记载道:“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溯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隋朝末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称帝,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武德五年(622年),唐朝将洛阳所收藏的图书,运往长安,溯黄河而上,但是,将要达到长安时,却遇到砥柱,大部分的书籍都漂没于水中,仅存10%至20%的书籍。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唐代的士兵

  在汉唐时期,船只溯黄河、渭河而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为了解决漕粮的运输问题,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下令修建了漕渠,引渭水,入黄河,漕渠大致与渭河平行,不过,因是人工修建的运河,其水流较直且缓,故而,可以将关东地区的粮食安全地运输到关中地区,供应京师。东汉迁都洛阳,不再需要漕运,故漕渠湮废,隋朝定都长安,隋文帝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再次下令开通漕渠,隋代开通的漕渠称之为“广通渠”,不过,隋炀帝长期居住在洛阳,广通渠后来也逐渐湮废,唐朝建立以后,并没有大兴土木,再次开通广通渠,为了解决漕粮运输的问题,皇帝长期居住在洛阳,当时有“逐粮天子”的说法,到了天宝年间,唐玄宗命韦坚再次开通漕渠,漕渠修建了两年,开通的当年,就向京师运输了四百万石粟,不过,漕渠同样面临淤积的问题,唐代宗大历年间,漕渠已经不能行船了,而天宝年间距离大历年间,不过30多年的时间而已。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隋唐大运河是将“东南之粟”运往关中

  隋朝和唐朝的都城在长安,但是,也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粮食运输困难的问题,因为隋唐时期,关中平原的物产以不足以供应京师。修建运河,沟通长安与洛阳,需要不断清淤,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洛阳为东都可以节省漕运的成本。

  关中平原在秦汉时期,被誉为“天府之国”,为什么到了唐代,物产却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呢?这里面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开发,渭河平原实际上发生了生态退化的现象,在先秦时期,是渭水清而泾水浊,后世有“泾渭分明”的成语,但是,我们今天到关中平原去观察渭河和泾河会发现泾水浊,渭水同样浊,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觉得渭水比泾水还要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渭河、泾河与古人看到的渭水、泾水不一样呢?因为渭水上游的水土流失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大量的泥沙被雨水冲刷到了渭河,提高了渭河的含沙量。

  先秦、秦汉时期,关中平原与渭河上游的陇山,森林资源十分的丰富,战国时期,荀子曾经去过秦国,应候问荀子:“入秦有何见?”荀子说:“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战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山地有森林分布,河流的的两岸及谷地也分布有森林,《汉书·地理志》则记载道:“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由于关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森林,所以,关中平原的河流,含沙量是比较低的,只有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含沙量才高。秦朝、西汉定都长安,一方面需要砍伐森林,获取木材以营建宫室,另一方面也需要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由于人类的不断砍伐,渭河流域的森林面积不断锐减,到了唐代,关中平原甚至都没有成片的森林了,唐代,人们为了营建宫室,不得不在华山、终南山、崤山的山林中寻找木材,华山、终南山皆属于秦岭山脉,因海拔高,地形复杂,部分森林得以保存。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汉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中平原的森林消失以后,河流的含沙量就会提高,人工修建的水渠,往往会发生淤积,年久失修,就会湮废,因此,郑国渠、白渠、漕渠都需要不断地疏浚、重修,到了唐代,郑白渠的灌溉面积不断缩小,漕渠几乎荒废,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关中平原生态环境退化的体现。

  中国近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也不利于关中平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因为近一万年以来,全球气候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干冷的,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当时的平均温度比现在要高1.5℃,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气候再次转冷,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1至2℃,到了隋唐至北宋时期,我国的气候再次转暖,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1℃左右,在唐代,杨贵妃吃的荔枝,其实是来自于四川盆地的,因为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四川盆地可以种植荔枝,我国的气候在唐代虽然再次转暖,但是,就整体趋势而言,气候仍然是趋向于干冷的,到了北宋以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我国的气候趋向于干冷,会带来什么呢?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来自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由东南沿海深入影响到西北内陆。因为近一万年以来,我国的气候是趋向于干冷的,所以,东南季风的最前沿,不断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退缩,这就导致了我国的西北内陆的降雨量越来越趋向于减少。

  我国黄河流域的河流渭水、泾水、汾水、洛水、漳水的径流量,在先秦、秦汉时期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降雨量的减少,现在的渭河、泾河、汾河、洛河、漳河的径流量已经大大缩小了,黄河流域的一些河流和湖沼甚至干涸了。

  河流径流量的减小,实际上就是地表下垫面水面减少的体现,这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现象,汉唐时期,长安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但是,到了北宋以后,关中平原地表下垫面的水面不断在减少,这就使得关中的水渠不能发挥有效地灌溉作用。

  我国气候不断趋向干冷,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地表下垫面水面其实都在减少,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自然变化,对长江流域是有好处的,而对黄河流域是不利的。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明清时期,繁荣的姑苏

  气候趋向干冷,就意味着我国南方地区湿热的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我国北方地区则变得越来越干旱,则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向东、向南迁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了沃野之地,先后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随着经济重心的迁移,我国古代的都城其实也有向东、向南迁移的趋势,汉唐时期,都城长期在长安和洛阳,北宋时期,都城迁移至洛阳东部的开封,南宋时期,则迁移至杭州,明朝建立以后,都城长期在南京。元明清时期,我国都城的分布趋势,整体而言是在北京与南京之间移动,但是,最终还是稳定在了北京,元朝和清朝都兴起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这就使得我国的华北平原成为了政治中心,虽然经济中心在江南,但是,有大运河的维系,大运河成功将华北与江南联系在了一起,相比于隋唐大运河,明清时期的大运河,“截弯取直”了,省去了通往洛阳、长安的路程,直接通往北京,而且明清大运河是在华北平原上流淌,华北平原的地势非常平坦,水运更为便利,而隋唐大运河,通往洛阳和长安的路程,是由东南往西北运输的,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地势较为低平,而关中平原的地势比较高,将“东南之粟”运往长安,非常的困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