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灰塑: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颗瑰宝

灰塑: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颗瑰宝
2022年08月31日 12:21 新浪网 作者 德州冷墨欣语

  灰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雕塑艺术,一般用于祠堂、民居、寺庙等建筑物的装饰。它的主要原料是石灰,也会加入红糖、糯米等原料,具有抗风雨、耐高温的优点,因此常见于我国岭南地区。来到一座岭南祠堂面前,抬头一瞥,瞧见屋顶上那一个个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灰塑雕像时,人们不禁会为之赞叹不已。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精美的艺术品,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探究欲。透过灰塑美轮美奂的外表,我们还应该了解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内在美。

  

  祠堂屋脊上美轮美奂的灰塑一、灰塑的外观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件美轮美奂的灰塑制品,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常常会引发无限遐想。灰塑究竟要表达什么?从题材上来看,它的选材十分广泛,从祥禽瑞兽、花草树木、自然风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等不一而足。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一种最普遍的朴素愿望,因此,人们常创造一些吉祥物,用来满足人们祈福的心理需求。从灰塑的装饰元素可以看出,它一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之物,表达了人们趋吉避凶、消灾祈福的心态,它寄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广州陈家祠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一座宗祠,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灰塑艺术就是其中的一大特色。狮子图案在灰塑中十分常见。在陈家祠的垂脊上,有六对一米多高的灰塑独角狮,这些狮子全身朱红色,它怒目圆睁,张着大口,抬头凝视着远方,有着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度。独角狮源于佛山民间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陈家祠将灰塑独角狮装饰在垂脊上,有着避邪保平安的寓意。

  

  在“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广州余荫山房中,有大量的灰塑装饰,在屋脊、房檐、门楣、窗棂、墙壁上,都能看到精美绝伦的灰塑作品。在余荫山房中,大部分灰塑的底色都是黑色,这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五行哲学观念,青、赤、黄、白、黑分别代表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其中黑色代表的是水,因此,以黑色为灰塑的底色,是用来辟火的,也表达了一种求财保平安的心理。此外,“竹”、“鱼”等形象常见于灰塑中,由于它们在粤语方言中与“祝愿”谐音,也有着美好愿望的寓意,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幸福观 。

  

  广州余荫山房墙壁上的灰塑

  

  广州余荫山房门楣上的灰塑二、灰塑的工艺美: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打细磨的高超技艺,也是一种对事情全力以赴、认真专注的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对艺人来说,意味着既要做事脚踏实地,还要有能坐得住冷板凳,不为外界所诱惑的一种心性。根据匠人的说法,灰塑这种工艺,要学10年左右才能出师,可见其难度之高,非一般的工艺可比。经过历史的发展,灰塑有了一套完善的工艺流程。每一个工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工匠艺人有着非常细致的要求,这也体现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灰塑的制作,一般先让石灰与水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再拌上稻草或草纸,用重物对其进行反复捶打,制成草筋灰、纸筋灰,然后对其进行塑造而成。大致要经过准备材料、设计题材、制作骨架、草筋灰批底、铺纸筋灰、定形、上色、喷水保湿等多个工序,最后才能制作出一件精美绝伦的灰塑艺术品。从造型、细化到最后上色,每一个工序都是十分重要的。广州著名的灰塑艺人邵成村谈到工艺时说,纸筋灰的厚度只有5毫米左右,纸筋灰的厚薄深浅必须一次到位,十分考验工匠的技艺。由于广东沿海多台风,在灰塑的每组图案之间,艺人们通常会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用来减轻台风对灰塑的冲击。一件灰塑作品,往往需要经过多天甚至数月才能完成,而灰塑艺人常常要在炎热的户外作业,这对工匠的意志力也是一个考验。

  

  灰塑制作工序三、灰塑的文化美:中华儒释道文化的集中体现从灰塑那些充满着吉祥的图案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也可以体会到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然而,灰塑的载体是建筑物,每座建筑物都有着它的文化内涵。中华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走进一座祠堂,认真端详那些活灵活现的灰塑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意蕴。体现了儒家的宗族观念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最为突出,儒家强调孝悌思想,十分注重宗族观念,这种以宗族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灰塑大部分都应用于祠堂的装饰。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宗族观念,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人们获得文化归属感的一种媒介。在岭南地区,人们十分看重家族的血缘关系,在村子里人们都会修建祠堂。祠堂是一个家族的面貌的象征,越是有地位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气派的厅堂、精美的装饰、上等的材料,能够展现一个家族的地位和财力,这增加家族成员的荣誉感,成为维系家族情感的纽带。灰塑,就是家族历史的见证者,它与整个家族同呼吸共命运,它默默无言地看着家族成员的逐渐长大、成家、老去。从那些色泽斑驳、造型别致、主题丰富的灰塑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比如,在陈家祠中,大量使用鳌鱼的灰塑形象,鳌鱼寄托着对陈氏后人能“独占鳌头”的期待。

  

  陈家祠的美丽灰塑:一个家族的见证体现了道家和佛家的生活态度在灰塑中,有大量反映道教的题材,反映了人们对道家生活态度的一种认可。比如在广东开平碉楼中,有着道教的“八仙过海”的图案,陈家祠的装饰中,“天姬送子”、“仙女下凡”等道教题材的图案。此外,随着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比如在陈家祠的建筑装饰中,有大量的佛教题材,比如莲花、金鱼、宝伞、胜利幢、吉祥结、金轮、宝瓶等。一方面,这是世俗祈福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道家和佛家都强调“惜福”、“感恩”、“知足”、“节俭”等生活态度,可以弥补世俗文化中的一些缺陷,从灰塑的题材中,可见佛道思想对于人们生活态度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岭南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征。

  

  结语黑格尔认为,建筑是各种艺术体系之首,它是一种凝固的音乐。灰塑这种建筑装饰艺术,它的外观优美动人,工艺精巧考究,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透过那些历经岁月沧桑而不褪色的灰塑,它们仿佛像是在对人们说话,讲述着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变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