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国的首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城市,这里同样有着许多价值非凡的名胜古迹。天安门更是其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去过北京的游客,都会去天安门参观游玩,在天安门前有2对汉白玉建造的大柱子,很多游客在此驻足,对这两个柱子怀有好奇之心,它们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天安门是通往故宫的一道大门,这里是进出故宫的必经之路,而这2对柱子分别位于天安门的前面和后面。这2对柱子的名字是华表,每根华表将近10米高,直径几乎达到1米,重达20吨,通体由珍贵的汉白玉雕刻而成。这两对华表与故宫同时修建,从500多年前的大明永乐年间,一直驻守着故宫的大门。
华表最初出现在尧舜禹时期,它还有一个别称“诽谤柱”,在古代“诽谤”一次带有褒义,它最初的作用是劝诫君主,群众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刻画在木质的柱子上,表达对君主不当行为的不满。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大明永乐年间的华表,除了具有劝诫作用,还增加了装饰作用。故宫门前的华表也由最初的木质,变成了汉白玉质地,在柱子的顶端镶嵌上圆帽形的承露盘,最上面蹲坐着一只神兽。同时柱子的意义也变得更加的丰富,朝着相反方向的神兽,面向宫殿望君出,望向宫外望君归,寄托着古代人们对君王的期盼之情。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且务实的,朝向宫殿的神兽,希望皇帝不要贪恋后宫的美色,不要寻欢作乐耽误了朝政,同时希望皇帝能够外出体察民情,让国家变得更好。朝向宫外的神兽,希望皇帝不要留恋宫外的五光十色,希望皇帝早日回归,处理朝廷大事。华表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材料之珍贵、技艺之高超,更在于它蕴含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开阔胸襟。
华表的柱子身并不是圆形的,而是八角形,上面雕刻者巨龙,最上面是刻着祥云的云板,就像是巨龙要飞入云霄的感觉。古人称皇帝位为龙天子,只有皇帝能够配得上龙纹,这也是皇权的代表。古人们的智慧真的能流传千年,历久弥新,华表上的每一刀每一笔,都是当时建造者的匠心与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