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君钱弘俶,愿将所辖领土
百姓悉数献给大宋,自愿“纳土归宋”。宋太祖一统天下之时,朝堂上却出现了令人称奇的一件怪事?
吴越国君主钱弘俶将双手自行捆绑,满含诚意,情愿将吴越国领土为太祖奉上。
国君受降按常理应为臣民所不齿,但吴越国大臣百姓却纷纷称赞!原来君主钱弘俶为保一方百姓平安,甘愿牺牲自己地位,为家国百姓从长计议,真可谓赢也精彩输也可敬!
为何钱弘俶受降投诚之君还如此深得人心?这还得上溯于吴越国的前朝君王……
吴越国君主钱弘俶,是吴越国初代君主钱镠膝下的33个儿子之一,他们曾经被先王钱镠分派到吴越各地,既便归顺大宋后,失去了权力,但钱氏家族做为江浙一带最有实力的族群,仍久兴盛不衰,至今人才辈出。
公元852年,杭州临安一普通的田渔之家,一位相貌粗笨丑陋的男娃呱呱坠地,可怜这位被父亲视为不详之兆的钱镠,若不是祖母阻拦及时,差点被钱父抛入井内一命呜呼!
自幼善习武艺琢磨兵法的钱镠,正逢唐末动乱应募投军,随军讨伐军阀平定匪乱,尤在抗击黄巢义军,更受上司董昌赏识。
权力熏心的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深受器重的钱镠再三对其劝谏,尽管有所醒悟,但仍没逃过皇帝的决意讨伐。
皇命难违,钱镠前往讨伐董昌,董昌被逼投江自尽。公元902年,战功卓著的钱镠被唐朝册封钱镠为越王。随着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朝中地位的不断巩固,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之后,钱镠实现了册封为吴越王的心愿。
衣锦还乡的钱镠,受到众乡亲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迎接,不免沾沾自喜,但却对父亲的闷闷不乐甚至有意躲避自己感到失望与不解。
“我家世代打渔耕田为生,有幸你成为显贵之人。免不了敌对势力,如今你还要与人争利,恐会殃及家人性命,索性与你保持距离……”
被父亲的话一语点醒的钱镠,哭着拜谢父亲,自此谨记父亲训导,低调从事,保持钱家来之不易基业。
始终不忘父训的钱镠,后来拒绝了罗隐撺掇自己自立为帝的建议,远离战争,依傍中原王朝佑护,使吴越国国泰民安。
兢兢业业做事,保一方居民平安,四十一年的国君生涯,81岁高龄去世,为传承优良家风,留下了千年传承的《钱氏家训》影响至今。
生于乱世,持一颗平和之心;有一身将才之躯,称帝之胆略,但为保家国兴旺,不做谋逆之事。
钱氏优秀基因,牺牲地位荣华,保一方百姓平安,钱氏家族至今仍有钱三强等国之脊梁的社会精英层出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