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健康养生知识——食疗养生

健康养生知识——食疗养生
2020年09月17日 09:07 新浪网 作者 古今历史大讲坛

  

1.食疗养生饮食过量,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损伤肠胃,造成消化功能素乱。《皇帝内径》有云:“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千金要方》则云:“夫在身所以多痰,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的就是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就会损伤脾胃功能,脾虚则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造成水湿停滞,并化生痰(中医所说的一种病理产物),然后变生全身多种疾病。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量,则成痰”,意思是说,饮食过量,就会积聚在体内,形成湿、浊、痰、热等致病因素,阻滞气血,形成淤血或郁结成快,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可见,饮食过量对身体并无好处,反而可能损害健康。另一方面,暴饮暴食还会损伤脾胃,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泛酸烧心等胃肠不适的症状,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其中,胆结石、肾结石等病又被称为“吃出来的病”。因此,吃饭要遵照吃七分饱的原则。

  

  

  

2、吃的慢,吃的少怎样控制好饮食量呢?有个比较合理的方法就是放慢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因为,胃向大脑传达“吃饱了”的信息需要20—30分钟的时间,吃的太快,等到感觉饱了的时候,往往已经吃得太多了。如果能吃的慢些,等大脑意识到吃饱了的时候,实际摄入的食物会比平时少些。而且,细嚼慢咽可以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泌,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食物。咀嚼越细,食物对食管、胃黏膜的刺激就越小,这样可以降低因黏膜损伤引起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另外,在食物品种的选择上,多吃富含纤维和水分的食物,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和汤会占用更多的胃部空间,能更快地产生饱腹感。

  

  

  

3、吃点坚果不易饿有些人正餐吃得少了,就很容易饿,一饿就又想吃东西,这样无形之中就会摄入过多的热量。怎么办呢?容易饥饿的人,不妨吃些坚果食物,如核桃、榛子、开心果、花生等。这些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饱腹感维持时间长,与动物脂肪(饱和脂肪)不同,是一种对血管有益的脂肪。坚果类食物可以和正餐一起吃,也可以作为两餐之间的零食、点心,但不要一次吃太多,因为这类食物脂肪含量高、热量高,吃太多也会发胖。

  

  

  4、定时定量人体生理机能的运作是有一定规律的,生物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旦打破了这个规律,人体的各项机能就可能出现紊乱。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会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没有精神,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皮肤粗糙长痤疮,女性月经失调等。如果饮食也打破了正常的规律,胃酸的分泌就会变得混乱而无序,还会影响肝脏排泄胆汁的规律,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或者泛酸、烧心等不适症状。如果到了吃饭时间,却因为忙于工作或某些其他的原因没有吃饭,而胃酸仍然按照平时的规律照常分泌,这个时候没有食物被胃酸消化,胃酸就会反攻人体自身的胃黏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化道溃疡、腹痛、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一系列问题。可见,仅仅饮食不规律这样一个小小的坏习惯,逐渐演变,最后也可能成为要命的事。所以,我们不可小觑这一问题,平时一定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形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