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陶瓷文化,药王孙思邈像和受到宋代文人赞美的兔毫纹瓷器

中国陶瓷文化,药王孙思邈像和受到宋代文人赞美的兔毫纹瓷器
2020年09月02日 20:53 新浪网 作者 弘毅国学文化

  

  【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

  宋/高45厘米底径10.5厘米

  这是一尊宋代耀州窑烧造的青釉塑像,塑造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伫立男像。其形象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平视前方,两腮微鼓,双唇紧闭,神态安详。头戴蝴蝶结饰物,身披由树叶缀连而成的长衣,左手托宝瓶,右手执草叶于胸前,腰间系一布带,赤足立于圆托上。通体罩青黄色釉。

  虽然像上未标注所塑造的人物是谁,但从历史情况看,似乎应是古人崇拜的“药王”孙思邈(?~682年)。中国医学史上被尊称为“药王”者虽有多人,但唯有唐代医药学家、思想家孙思邈享誉最广,影响最大,受到医学界和民间的广泛推崇,为他举办纪念活动也最为习常。而且孙氏是陕西耀县人,耀县紧临铜川,大名鼎鼎的孙思邈自然会成为宋代耀州窑工匠的创作素材。据说铜川旧有药王庙,庙中供奉孙思邈像。

  

  【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宋/高32.1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9.9厘米

  瓶形似橄榄。圈足。胎呈红褐色,表面施有洁白的化妆土。通体珍珠地划花装饰。主题纹饰为双虎搏斗,一虎站立,张牙舞爪,另一虎作欲扑状。以柱石、丛草作画面陪衬,近底处划16个莲瓣纹。物像刻画生动。因纹饰空间满戳珍珠状小圆圈,故曰“珍珠地”划花线条和戳印圆圈处因去掉了化妆土而露出红褐色胎,图案空白处因保留化妆土而呈白色,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对古陶瓷窑址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这件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是宋代河南登封窑产品。

  传世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仅此一件,但与此瓶造型相同、纹饰相异的珍珠地划花瓶还有两件,一件是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人物纹瓶,另一件是收藏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缠枝花纹瓶。

  

  【建窑黑釉兔毫纹盏】

  宋/高6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4厘米

  碗敞口,口沿下凹进一周,深弧壁,小圈足。内外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垂流至近底处聚集成泪滴状。口沿处釉层因在窑内烧成至高温熔融状态下时垂流变薄而呈酱褐色。釉面析出毫状氧化铁(Fe2Os)结晶纹,俗称“兔毫纹”。

  河南、河北等地瓷窑都曾大量烧造黑釉茶盏,宋、金、元时期我国福建、江西、山东、这与当时流行的斗茶习俗有密切关系。其中以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县的建窑所烧造的黑釉曜变、黑釉鹧鸪斑及黑釉兔毫纹茶盏最为著名,受到一些宋代文人品评和赞美。如黄庭坚《满庭芳》:“纤纤棒,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蔡襄《茶录》:“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蔡襄《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

  宋/高4.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3厘米

  碗敞口,口沿下凹进一周,深弧壁,圈足。外壁施黑釉不到底,黑釉上有黄褐色斑纹,颇似玳瑁斑。碗内剪纸贴花装饰,碗心为黑色朵花纹,内壁为三只飞凤。

  把民间剪纸艺术直接运用到瓷器装饰上是南宋吉州窑瓷器的装饰特色之一。其做法是先在器物上施一层氧化铁(Fe2O3)含量较高的黑釉,将花纸贴上,再施一层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黄褐色釉,将花纸揭掉,入窑经高温烧成后,花纸纹样就装饰在器物上了。纹饰有飞凤、折枝花、梅竹鸳鸯以及“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祥语,多装饰在茶盏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