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陶瓷文化,明代永乐时期,最受人称道的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中国陶瓷文化,明代永乐时期,最受人称道的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2020年09月03日 20:29 新浪网 作者 弘毅国学文化

  

  【青花竹石纹碗】

  明永乐/高7.1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5.8厘米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翠竹、怪石及花草纹装饰。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青白色釉。

  此碗形体秀美,胎体较薄,釉面光润,造型源自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碗。碗上画面大面积留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视觉感受,完全摆脱了典型元代和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装饰繁缛的影响,堪称永乐一朝开创瓷器装饰新风貌的标志性作品。

  

  【青花描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明永乐/高6.4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5.4厘米

  碗通体青花加金彩装饰。内底绘荷莲纹,内壁以金彩描绘缠枝花卉纹,内口沿下绘菱形锦文。外口沿下绘曲线纹,外壁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青花金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年间。其做法是先以青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入窑经高温烧成后,再施以金彩,然后入低温炭炉中焙烧而成。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永乐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外底署有金彩描绘的雪花片状画押款,但金彩大都脱落。传世的这种永乐青花缠枝苜蓿花纹碗也见有全部图案均用青料描绘而不加金彩者,外底画有青花雪花片状画押款。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花心)】

  明永乐/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

  此杯属于明代文献记载的在内底花心内署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

  这种撇口深腹小碗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是因为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使人感到沉甸甸的,有压手的感觉,故名压手杯。从实用性来看,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厚,使杯的重心下移,宜于放置稳当。

  谈及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最受人称道的可谓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中,唯一署有年款的器物,而且能与明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曰:“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按谷泰所说,永乐官窑青花压手杯共有三种,内底心分画双狮滚球、鸳鸯、团花,所署年款既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也有“永乐年制”四字。但传世永乐青花压手杯的情况并不如此。古陶瓷鉴定家对现存署永乐年款的青花压手杯的鉴定结果表明,其传世真品不多,有四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中三件完整无损,一件残缺修补。这四件压手杯造型相同,大小相若,式样均为撇口,折腰,深腹,圈足。足底平切无釉,露出细白的胎骨,圈足以里则施白釉,此即谷泰所曰“砂足滑底”。杯外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处画26朵小梅花作边饰,腹部绘缠枝莲纹,莲花枝蔓柔和婉转,上结八朵丰盈的花朵。圈足外墙画流畅的卷枝纹。四件压手杯中的三件均在内底画五瓣团花,花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双行款,蝇头小字,清晰可辨。这件压手杯即谷泰所说“花心者”四件压手杯中有一件在内底画双狮滚球,球内所署款识与花心者相同,此即谷泰所说“双狮滚球者”至于谷泰所谓“鸳鸯心者”和署“大明永乐年制”六字篆书款者,迄今未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古陶瓷爱好者在北京基建工地采集到永乐青花压手杯残片,其“永乐年制”四字青花篆款署在内底菊花心或另一种葵花心内,为研究永乐青花压手杯提供了新的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