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海边的卡夫卡》:只要你愿意改变,命运就还有转机

《海边的卡夫卡》:只要你愿意改变,命运就还有转机
2021年09月26日 15:36 新浪网 作者 钱钱带你吃

  

  《海边的卡夫卡》,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所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作者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荒诞而又悲惨的故事,从而带给读者关于生命、命运、尊严的思考。

  作者通过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个少年努力抗争命运、追寻生存意义的过程。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描述了两个不分主次的故事,而两条主线之间有着交汇和映射。单章主线以名为田村卡夫卡的少年为主人公,双章主线以名为中田聪的老人为主角,二人的命运相互牵连但从始至终二人没有碰面。

  村上春树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宿命轮回理念,文中多处体现希腊神话中的命运概念。

  

  如:

  多数希腊悲剧的主题,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这是希腊悲剧根本的世界观。

  田村卡夫卡是一个不幸的少年,在他三岁时他的母亲和姐姐抛弃了他,而他的父亲对他冷漠以对,甚至诅咒他杀父娶母,与亲生姐姐发生禁忌的关系。

  这个来自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的不详诅咒,坚定了少年卡夫卡逃离的想法。

  俄狄浦斯王子无法逃离神明的诅咒,最终杀父娶母,而同样背负诅咒的卡夫卡最终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正如卡夫卡父亲的诅咒:

  你迟早要用那双手杀死父亲,迟早要同母亲交合。

  

  我们无法从作品中探知少年的父亲以怎样的心理诅咒这个少年,亦如我们无法得知卡夫卡的本名。

  或许如村上春树所写:

  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而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无可救赎。

  与其说这样的诅咒来自于神明,来自于父亲,不如说这是命运发出的无情诅咒。

  卡夫卡与中田,命运的交集

  十五岁的少年卡夫卡在生日这天离家出走,这是他听从内心的声音,早有计划的行动。

  当他到达了甲村图书馆后,他的生活安定了下来。他开始读书,与大岛交谈。

  

  而后在深夜邂逅了十五岁的佐伯并发生了肉体关系。这是一个少年逃离生活寻找生活意义的过程。

  中田是一个浑浑噩噩度日的老人,他遗忘了过去,依靠找猫为生。在找猫的某一天,发现杀猫人琼尼·沃克,也就是卡夫卡的父亲。

  并且在琼尼·沃克的逼迫下杀死了他,代替卡夫卡完成了弒父这一诅咒。

  而在杀死琼尼·沃克后,中田受到指引前往四国,为卡夫卡打开了森林的入口,烧掉了佐伯的记忆。

  可以说中田与卡夫卡这一老一少形成了对比又有着莫名的关联,在中田杀死琼尼·沃克后昏迷于树丛的同时,卡夫卡也浑身沾满了血液。或许中田与卡夫卡就是被神明分开的灵魂,两者有着莫名的牵绊。

  

  这也可以解释后来中田受到的莫名指引,即来自于另一半灵魂的莫名感应。

  而最后中田死去了,少年卡夫卡从森林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世界,又是一场宿命的轮回。

  人的一生,是寻找自己缺失部分的过程

  村上春树写道:

  古时候,世界是由男男和男女和女女构成的。岂料,神用利刀将所有人一劈两半,劈得利利索索。

  结果,世上只有男和女,为了寻找本应有的另一半,人们开始左顾右盼,惶惶不可终日。

  卡夫卡只有一半的灵魂,中田、佐伯也是一样。卡夫卡幼时被母亲抛弃,后来遭受父亲的冷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此,他的灵魂变得残缺,成了一半的人。

  

  中田在年幼时承受了家庭暴力,而在遭遇了来自老师的暴力对待后,中田失去了对于世界的期待。

  他失去了记忆和读写能力,变得痴呆,他眼中的世界也因此变得不同——他获得了与猫交流的能力,从而以找猫为职业,勉强度日。

  佐伯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她是纯洁、善良、美丽的化身。而在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之后,她沉浸于回忆中,成为了灵魂和肉体分离的特殊存在。

  少年卡夫卡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大岛、樱花两位女性,这两位女性满足了少年对于姐姐形象的幻想。

  

  大岛作为男相女身的特殊存在,一直指引并开导着卡夫卡,而樱花更是对卡夫卡颇为照顾。

  如村上春树所写: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拼死拼活寻觅自己剩下那一半的过程中笨拙地送走人生的。

  佐伯在爱人逝去后一直沉浸于回忆之中,她也曾四处游历寻找自己缺失的灵魂,以至于诞生了卡夫卡。

  而在卡夫卡到达了甲村图书馆后又将他当成了自己逝去的恋人,最终发生了禁忌的关系。

  而中田找猫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在寻找自己缺失的部分,直到命运的牵扯让他杀死了琼尼·沃克之后,他失去了与猫交流的能力,也冥冥中获得了与自己另一半灵魂——少年卡夫卡的莫名感应。

  

  中田在四国找到了自己剩下的那一半,并且帮助他完成了心愿,最后笨拙地送走了自己的人生——于睡梦中安然逝去。

  那片森林

  在村上春树构建的这片森林中,时间、梦境、现实相互交织。佐伯曾经到达这里,最终将它封闭,而卡夫卡一直在寻找这片森林。在中田找到入口石,打开入口后,卡夫卡得偿所愿,进入其中。

  在这片让他宁静的森林里,他与姐姐发生禁忌关系,也见到了十五岁最美的母亲,杀死了中田眼中邪恶的制笛人。

  

  在这个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虚幻且静止的世界里,少年卡夫卡完成了他父亲对他所有的诅咒。而在最后,卡夫卡遵从母亲佐伯对他的嘱咐,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同佐伯所写的歌词,卡夫卡是站在现实和森林边界处的少年。他的内心是孤独的,在现实的世界中,他找不到生存的意义。

  无人陪伴的成长让他感觉到孤独,为了逃避父亲的诅咒,也为了寻找母亲,他改名换姓,离家出走,踏上了不可知的前路。

  在成长的过程中,卡夫卡没有感受到爱,没有被需要过。正如他所说的:

  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生来至今,我从不记得真正被谁爱过被谁需求过,也不晓得除了自己能依靠什么人。你所说的“原来的生活”,对于我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天地之大只我一人的疏离催促着他去寻找,寻找亲情,寻找自己所缺少的部分。

  少年卡夫卡在生存与命运之中挣扎,他一开始立志要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而在后来一步步经历弒父娶母后,对于人生和命运不再抱有期待。

  最终沉溺于安宁的森林中,在这静止的世界中,有关心他的十五岁佐伯,这个他爱恋、期望的美好女性。

  既然那个现实的世界不再需要他,他也不再需要那个世界。但在最后他与母亲达成谅解,离开了森林,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正如作品的名字,卡夫卡是站在海边的少年,进一步溺于海水,退一步拥抱世界。

  

  而最后如同那首海边的卡夫卡一样,溺水的蓝色裙裾少女,注视着海边的少年,森林中的佐伯,注视着边界的卡夫卡。

  命运与救赎

  父亲这一角色是剧情的关键人物,他既是少年卡夫卡眼中冷漠的雕塑家,也是中田眼中冷酷的杀猫人,更是被乌鸦少年在森林中杀死的礼帽男子。

  在西方文学中,弒父这一主题为众多作家采用,并由此演化出种种悲剧故事,而这一类的主题通常可以看做对于权力、命运的抗争。

  

  可以说父亲这一形象可以引申为虚无缥缈的命运。而在村上春树的这部作品中,父亲所象征的命运是残酷的。它剥夺了一个少年本应拥有的家庭温暖,并冷漠地诅咒了他。

  虽然弒父这一行为由他人完成,但少年的身上仍旧沾染了鲜血,之后又让少年悖逆伦理,可以说命运将少年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是在最后,乌鸦少年杀死了礼帽男子,这里即可以看成卡夫卡完成了心理上的弒父,获得了灵魂的自由;也可以看作少年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成功与命运进行抗争并且战而胜之。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解读,这个结局意味着少年的成长,他终究成为了天底下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他不再孤独,找到了所谓人生的意义。

  

  所以,哪怕命运对你冷嘲热讽,不要妥协,勇敢地面对它。所谓成长,就是在人生的坎坷中跌倒又爬起的过程。不要畏惧,只要努力,命运终究会有转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