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洋彩和珐琅彩一样吗?傻傻分不清,彩瓷之冠”洋彩瓷千年陶瓷

洋彩和珐琅彩一样吗?傻傻分不清,彩瓷之冠”洋彩瓷千年陶瓷
2020年11月22日 14:13 新浪网 作者 动漫江湖百晓生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崇拜玉的国家,君子必须得佩玉,小人不能佩玉。但玉又不是任何人都玩得起的,那怎么办呢?化土为玉,即为瓷。中国最早的瓷器,就是青色和白色,玉的颜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又烧制出了青花瓷和彩瓷。约距今1000年,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发达,瓷器远销海外,精美的瓷器和高超的制造技术享誉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从丝绸变成了瓷器,中国被称为“China”。

  顾名思义,从“洋彩”的“洋”字上,便知其与西洋有关。清代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

  “彩瓷之冠”洋彩瓷,千年陶瓷史的巅峰绝艺!

  很多人把珐琅彩和洋彩之间划等号,认为珐琅彩就是洋彩。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珐琅彩是一种在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利用进口或自制的珐琅料,在景德镇御窑厂进贡的白瓷上,由宫廷画师根据旨意而绘制,低温两次烧成极为名贵的御用瓷器。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两朝进一步发展,嘉庆年间停烧。洋彩一词以唐英在雍正十三年所撰的《陶务叙略碑纪》的记载为最早,里面明确指出洋彩虽然与珐琅彩有相似之处,但绘画技巧也不尽相同。彩料上也完全不同,是在传统的五彩上进一步融入了进口的彩料。因起用了西洋装饰技法,绘画技法不同于传统画法,故名“洋彩”大多数洋彩瓷器陈设于乾清宫、养心殿,圆明园,因极其稀少而珍贵之器物,在清宫亦不多见,宫外一般人多无缘见到。乾隆7年11月《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详细记录。所以我们不能将其混为一谈,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乾隆·珐琅彩描金缠枝莲纹蒜头瓶》,蒜头瓶造型沿自秦、汉青铜蒜头壶,瓷器蒜头瓶创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

  此瓶为乾隆八年所烧,造型比例均匀,胎质幼洁,通体精绘缠枝莲纹,细部描金,瓶口有金圈一道,瓶颈二道金环,中镶玉带,再加上、下直向之如意纹,突出更苗条之视觉效果;瓶底饰以莲辨纹一圈,有包容结实各种纹饰之效,令整体更为完美,设计独具匠心。

  此瓶亳无瑕疵,可想而知绘画之耗工,回炉翻烧之耗时,淘汰次品之多,始得一极品。

  

  具体分辨洋彩:

  珐琅是舶来品,明末清初的时候由国外传入,起初是铜胎珐琅。把珐琅料运用到瓷器上,是宫廷匠师的伟大发明。

  洋彩与瓷胎画珐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陶瓷分类上,洋彩属于珐琅彩瓷。清宫珐琅彩瓷分为两类,一类是瓷胎画珐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珐琅彩”。实际上,相关的历史文献从未使用过“珐琅彩”一说,而是使用“瓷胎画珐琅”这个更为科学的称呼;另一类就是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瓷胎洋彩。清宫档案《活计档》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清宫珐琅器皿”,《陈设档》则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隆款瓷胎”项下,这也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密切。

  

  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陶瓷专家吕成龙介绍,洋彩和瓷胎画珐琅用的彩料都是珐琅料,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瓷胎画珐琅绝大部分是运用传统中国绘画技法进行装饰。雍正朝虽然开始出现了仿西洋绘画的彩瓷,但数量并不多。洋彩主要在乾隆朝流行,图案主要是西洋花卉类,如洋菊、洋莲等,也出现了一些描绘西洋人物的内容。

  可见,想辨认一件瓷器是不是洋彩瓷,需要记住它的两个主要特征,即是否仿西洋绘画技法,以及是否使用珐琅料。

  在说说洋彩,具体什么是洋彩呢?它出现在康熙和雍正时期,乾隆年间得到来兴起。这个时期的彩瓷一般都是洋彩。它是一种通过模仿西方绘画技术所描绘的珐琅彩以及一些中国传统五彩的画技结合。在雍正13年,一本唐英所写的叫《陶务叙略碑记》的著作就对洋彩的西洋画法做过阐述,大致说洋彩器皿中,清朝采用模仿的方式,用它替代了原来珐琅彩所画的山水、翎毛、花卉、人物等,非常细微入神。书中对洋彩的西洋画法做了大量详细的解说。在后来的乾隆8年,唐英又在《陶冶图册》内对洋彩如何作画以及瓷器如何烧制、洋彩如何调色、与珐琅彩的色彩表现都做了大量论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唐英说出了洋彩在调色方面,它和珐琅彩相差不大。所以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将两者分辨。

  

  瓷胎洋彩翠地锦上添花玉环胆瓶一对

  乾隆年间,督陶官唐英每年春秋两季,亲自前往江西景德镇监造御用瓷器”,为了博得君心,唐英不断推陈布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样式,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奇巧的镂空转旋器;他又开创‘锦上添花’剔刻技法,将洋彩的华贵绚丽臻于极致。‘洋彩’就是唐英创新运用的名词。唐英之后,景德镇官窑再也无法烧出如乾隆早期的精美绝世之作。

  被称为“洋彩”的瓷器,烧制量非常稀少,由乾隆皇帝亲自指导定名、配座、装匣、评列等级,绝大部分珍藏于乾清宫端凝殿与养心殿,除少数陈设圆明园,后遭入侵者掠夺之外,基本上流失于外者少之又少,坊间难得一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