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感受“从前慢”的诗意 木心故居晚晴小筑首度向公众开放

感受“从前慢”的诗意 木心故居晚晴小筑首度向公众开放
2021年04月18日 10:14 新浪网 作者 浙江融媒体
晚晴小筑主楼木心美术馆提供

  4月18日,木心故居晚晴小筑首度向公众开放。“明天开始这个院子和木心晚年居住的这个楼就正式对外开放了。”周末的阳光很好,微风摇晃着树叶,树影映在晚晴小筑高耸的马头墙上。

  这里是木心先生的起点和终点。从木心故居纪念馆的前三进,生平馆、文学馆和绘画馆,一直到晚晴小筑,都是木心先生故家,七八十年前他就是在这里长大,五十年前这里变成了工厂,上世纪九十年代,乌镇联系上木心后,就把这里产权买下,工厂迁出,给木心盖了晚晴小筑。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记得,在纽约的时候,先生无时不刻不在谈论他的老家,童年往事。

  但直到2006年10月,木心才从纽约回到乌镇定居。那一年,他已经79岁了。为什么拖到这么晚?“他说总得我的书在大陆出版,他是对文字,对自己写作很有敬意,对读者很有敬意的人。”先生回乡前曾说自己“视归如死”。

木心画室木心美术馆提供

  “晚晴小筑”的开放,陈丹青说他们犹豫过:七年前,木心故居纪念馆开放,我说我把木心扔到街上去了。这几年木心读者越来越多,超出我们的意料,那就开吧。我的想法跟七年前、十年前都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开放给木心读者,谁都可以来,知道这个镇上曾经有一个文人艺术家,来看看坐坐,不必对木心有多了解,十年前木心走的时候知道他的人非常少,这些地方应该开放给大家,开放给年轻人。

木心晚年在乌镇

  陈丹青回忆了他印象中的木心:他是个宅男,叫他出来一趟很难,出一趟门是不得了的事情。

  晚年,他在乌镇时,动作很慢了,每天还是趴在那里写,在厨房里,在卧室里,床旁边有个平台,他从来不会跑到书房在书桌前一本正经的写作,所以你找不到木心在书桌前写作的照片,如果有,一定是装出来的,偶尔会被小杨他们扶着,去西栅喝一杯咖啡,还坐过一次船。

  他的遗稿200多万字,他写东西从来不注明哪年哪月写的。目前,遗稿正在整理,出版要到今年下半年。他是一个很复杂,很丰富的人,遗稿里头有过去风格的延续。

  东一句西一句,非常好玩:

  遍体鳞伤,白璧无瑕,这才叫奋斗。

  对我作品吐口水的人,我视为海龙王。

  煮牛奶,你最好站在旁边。

  诸如此类,生活里的所有感觉都会写出来,什么意思很难说,但全部看完,你感觉到他,但你抓不到他,他说我从来不提纯一个你能说得出的一个思想结论或者生活态度。

  17日,还有40位预约读者提前一睹木心晚年居所。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沈阳、大连、合肥、成都、上海、杭州、金华等,从60后到90后,年龄跨度极大;作家、医生、高校老师、金融行业、企业家等,职业也是五花八门。

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心读者

  去年,小提琴家何枢聪在木心美术馆里直接对着先生的底稿简谱就把曲子演奏出来。木心美术馆副馆长徐泊介绍,“先生的音乐遗稿现在有不同的音乐人在整理编创,但先生的原稿我们极少听到。”

  第一位将木心的诗谱成曲子传遍全国,歌曲《从前慢》的作者和演唱者刘胡轶。当天,在现场,这两位音乐人的现场演出让人惊喜。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

  琴声悠悠,歌声悠悠。

  曲终人散,斜阳下的聚宝湾,波光粼粼,游客穿梭,三两原住民用乡音打着招呼,晚晴小筑静待19日正式开门迎客。

  (原标题《木心故居晚晴小筑今日首开放~陈丹青谈木心:你感觉到他,但你抓不到他》,编辑王雨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