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至12月25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于4D/4E展厅推出女性主义群展《嬗变之韵》,集中呈现国内17位女性主义艺术家的35幅作品,涵盖了多种的媒介创作:油画、版画、摄影、影像、装置、出版物、诗歌等。“嬗变之韵”,嬗则可拆解为女与亶,“亶”为天生的、天然的,“嬗变”也指蜕变与更替,展览主题以女性主义中的阴性书写为讨论中心,以策展的角度重新诠释这一话题,以韵律为笔,感受为语,用多元的创作语言将女性自我意识再次投射在大众视野中。这35件作品依托于女性的自身经历和感官实践为指南的阴性书写精神,通过不同的媒介将对于女性身体、身份认知、性别权力、以及女性的叙事模式进行延伸表达与探讨。
展出作品通过一种平静而有力的方式正述说着女性的自身经历,也像是对女性面临的困境一种无声的抗议。掰断的发夹、手术刀具、节育环、家宅的影像档案、偷窥的角落、散落的药盒...这些意象冷静且尖锐地揭示女性所面临的境遇。那些由感受和韵律交织的只言片语、线条、片段和颜色彰显了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家们自由表达不被束缚的特质,试图将主流逻辑叙事的规则消解,这是一次女性话语模式的重构。
阴性书写将女性身体作为意识源头,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将涉及到女性身体意识和创伤解读。李维伊的《妻子们》将震惊全国的社会事件转化为一组摄影作品,艺术家通过隐喻的视觉符号对女性创伤进行了强有力的表达。周雯静的《红色系列N°5》通过手术刀具、节育环等阐述了女性身体在生物层面的遭遇,以及疾病和女性的关系。专注于相似议题的作品还有余雨薇的《失修》,该作品探讨伤疤与身体的内在联系。
而扩展到女性之于社会、家庭等议题的阴性书写,性别权力关系也是紧密相联的一部分。《157厘米》是艺术家包蓉对关于平等与歧视和当代社会隐形暴力的一次展开,黄喆君则将她所理解的女性物化投射在《光纱》之中,李谦谦的《家庭相册》更细致地聚焦于私人领域的暴力事件。彭韵琪在《深渊凝视》中将凝视发生场所整理成册,利用这些照片和打字机吐露的字段暗示了公共领域潜在的危机,同样回应了安全感的作品还有黄朵朵的《直到我坠落》。
为了打破社会一致的论述方式与写作表达,重塑线性的叙事模型是女性书写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在邹文琪的《重溯循环时间》中,影片结合了慢性病经历的个人叙事,通过追溯象征感知妇女时间经验的历史物件,来重新解读“循环时间”下的叙事模式;秦婕、李叶新的《泥潭剧场》将女性的实验性写作与混合材料进行结合,以塑造纯粹的自我意识和现实对立的形式,启发在社会中沉浮的女性群体思考自我感受与表达的重要;类似的叙事结构我们还能在孔论华的《21日醒来》中看到,在她的作品中通过绘画与一种喃喃自语似的日记体结合,叙说着存在于女性日常经验中各种不可分割又各自游离的个体;同样的,将个体作为一种小型叙事载体的还有彭韵琪的《雨水副本》;通过梦境的叙事结构在荧幕和绘画重新投射女性自我意识与精神世界的《略记》(严苡华)和《蓝01——一场坠入》(野象的野)。
此外,阴性书写对于女性身份的重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陈俐的《凤仙花系列》与姜宇慧的《指尖记忆》从多种维度对了女性身份以及现状进行了反思,作品《生命周期》中基于女性的生命体验,黄雁汀剖析了女性与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孔论华的《河流与荆棘》也试图试用抽象的语言揭示女性身体与河流甚至自然的隐秘关系。
开幕预展已于17日下午3点举行,其中出席嘉宾有策展人黄雁汀、谢琰、邹文琪、艺术家李维伊、陈俐、李谦谦、秦婕、李叶新、野象的野、余雨薇、艺术家家人和亲友及各界人士。
开幕由策展人黄雁汀率先进行致辞:“非常感谢喜马拉雅美术馆的支持以及对学术性展览的关注,给予我们青年策展人展示自己的平台。此次展览的宗旨其实是希望女性能够认识与建立自己的艺术表达体系,唤醒女性回到自我,让女性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展览中17位艺术家都通过不同的媒介,将女性生活经验置于艺术创作之前,以自身经历与生活感受,将女性的现状与困境呈现,呼吁女性聆听自己的声音。”
身处伦敦的两位策展人谢琰和邹文琪不能到场参加开幕预展,她们通过连线的方式进行了致辞,谢琰表示:“本次展览也想鼓励公众认识和接纳女性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韵律的表达,因为这种丰富的感知力不应该被压抑,也不应该被主流的逻辑表达所限制。同时,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展出的作品题材也不局限于常见的形式,展览除了优秀的绘画、摄影、装置等作品外还展出了3件出版物和1篇与实验性写作以及1件相关的装置,这也是在回应我们展览简介中呼吁创作语言的多元化和打破固化的创作体系的想法,希望此次展览能在传统论述方式和主流文化中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声音。”
而邹文琪则表示:“希望观众能将此次展览视为一种合作方式,一场女性在不同形式之间的对话与通信,不再是单纯地思考女性现状的问题,而是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脆弱与失衡的语境中仍然能积极地提供相互支持的环境,并畅想未来可能发展的关怀与互助模式。我希望观众能在作品中去思考这些与身体一起工作,而不是与之对抗的艺术实践意味着什么,能看到创作者们是如何通过艺术努力克服和转化外界对于自身的波动和干扰,以便走出‘女性’这一性别代词的禁锢,在发声的同时也努力得去成为与表达‘自己’。”
艺术家李维伊通过连线对谈到了她参加此次展览的感悟:“非常感谢三位策展人愿意去呈现一个全部为女性主义的展览,同时也关注到这次的参展艺术家是非常年轻和优秀的艺术家,也感谢馆方愿意给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一个好的平台去呈现她们的作品。其实性别这个议题,把它拿出来单独讲有时候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为什么要强调自己是个女性,但其实它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有机会能拿出来探讨也是很厉害的,谢谢几位。”
此次展览强调了女性与生俱来的自我韵律的表达,以阴性书写这一理论展现了别样的当代女性的力量。艺术家们多数以非传统叙事的形式,将群体的生活经验异轨于主流逻辑之外,启发观众通过更多样的路径去认识女性的现状与困境。展览“嬗变之韵”由黄雁汀、谢琰、邹文琪共同策划。
参展艺术家包括:李维伊、周雯静、包蓉、陈俐、黄朵朵、黄雁汀、黄喆君、姜宇慧、孔论华、李谦谦、彭韵琪、秦婕、李叶新、严苡华(Yimyiwah)、野象的野、余雨薇、邹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