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再读《桃花源记》,小时候觉得是世外桃源,为何如今觉得恐怖?

再读《桃花源记》,小时候觉得是世外桃源,为何如今觉得恐怖?
2021年06月22日 13:50 新浪网 作者 森森娱圈汇

  引言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桃花源诗》

  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曾任祭酒,参军等官职,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历史上,陶渊明不论贵贱,只要前来拜访之人随身代酒,便会和客人一起痛饮,但他往往是第一个喝醉的人,他便会和客人说:我醉了,想休息,你离开吧。他便是如此直率的一个人。然后我将以《桃花源记》为一个新的切入点,讲诉一个新的观点。

  

  绝大多数人都从初中课本中学过《桃花源记》,内容大体上描述了一个由陶渊明所设想的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生活在哪儿的人们过着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生活。读书时期一部分人对这种详乐平和的生活,心系向往。但是,随着后世研究和讨论,逐渐向大众展示了陶渊明创作的背景和意图的深层次的解剖,才发现这个隐藏在乌托邦中的恐怖真相。

  

  我们先来说一个《桃花源记》中最大的争议点。在桃花源人的自我描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与外人间隔”,从先秦时由于战乱被迫带全体族人迁徙到此地,直到东晋时期才被一个渔夫发现,至此说明,这里面的人已经有500年余年没有离开这里,与世隔绝。但是,他们的穿着却和外界一模一样,“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就明显是一个问题。

  

  历史上,魏晋时候正是少数民族政权层出不穷,但又很快由于自身或者外部原因覆灭,到了东晋又有五胡乱华,中原人民生活被迫受到了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深深影响,甚至直到隋唐时期,控制着上层精英集团都有者少数民族的血统,例如:杨广和李渊都是官陇集团的代表,而且都有一定鲜卑血统。因此,当时汉人的穿着也受到一定的胡化,就算完全不一致,也不可能和桃花源里面的人一致。

  

  既然如此明显的矛盾为何会在陶渊明的文章出现?莫非是他的逻辑上面出错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的失误吗?我想并不是这样,或许这便是陶渊明故意留下的一个突破口,目的是为了让后世的人知道他正真想要展现的东西。现如今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认为是桃花源代表的是那时人民对美好生活与没有战乱安居乐业的向往,是一个理想世界,是一个乌托邦!与当时东晋时期,国家常年处于边境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成了最显著的对比。但当我们换一个思维去思考桃花源记时,便会发现这个设定情有可原。

  

  那便是,桃花源也许并不是人世间,更有可能是人死了以后冥界,而渔夫很有可能是误入的冥界。让我接着罗列几点继续分析。自从渔夫离开桃花源后,他“处处志之”,一路上做好标记,可他后来领着太守和一众人前往时,却怎么都无法找到,莫非一群的搜索侦查能力竟然远不如一个渔夫吗?这只能证明,也许桃花源可能根本就不复存在。

  

  渔夫最初发现桃花源入口时,“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到“初极狭,才通人”,不难发现这些特征都坟墓的特征,外形呈现出圆锥形,看起来像一座小山,并且入口极其狭窄!然而之后看见的所有景象,极有可能是他的幻觉,产生幻觉的原因有可能时坟墓中长期积压的瘴气,便才有了他后来神游桃花源的故事。渔夫进入后,发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整,房屋也排列整齐,这大体上也和大型坟墓构造相似。由于魏晋时期,战乱不断,绝大多数百姓都被迫举家逃离,而且能举家逃离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家底丰厚的大户人家。由此桃花源有可能时那些人所修建的大型家族墓葬,渔夫意外闯入,又昏迷倒下,因此稀里糊涂的就进去了。

  

  在快到桃花源时,渔夫发现里面“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在我国古代,桃树有着辟邪的功效,经作为阴阳两地的连接,而桃花凋落往往时四月的前后,当红正值清明节,那“落英缤纷”又究竟是什么?凋落的桃花还是散落的纸钱?“南阳刘子骥”是一个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欣然前往,没有结果,就“寻病终”,便从此无人问津。连高尚人士都为此向往,前往寻找,由此,难道普通人不应该更是为之痴迷吗?不是应该更有劲头才对吗?

  结语

  也许离开人世后的刘子骥已经去了他梦寐以求的桃花源。那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陶渊明的故意留的这个结尾究竟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及到刘子骥,又为什么之后又无人问津呢?这也许可能是已经有人知晓真相!如果依据这个思维继续推导下去,好像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类怪诞短文本来就有很大开放性,尽管陶渊明写这篇文章意义何图,我们也一样无从得知,至于桃花源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究竟是乌托邦似的社会还是一个恐怖真相,也许就像一百个人眼中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就留给后世的自我推断了。

  参考资料:

  《桃花源记》

  《桃花源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