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家建议书本删除鲁迅的一篇名作,原因:情节容易让学生想入非非

专家建议书本删除鲁迅的一篇名作,原因:情节容易让学生想入非非
2021年07月23日 09:31 新浪网 作者 心尚淘

  哲学曾强调:世间的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且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永远的运动。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因此很多事物也必须要推陈出新,与时代共同进步。

  

  所以,在生活中,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行为习惯需要调整,就连我们的课本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适应性的改革。

  本来这也是一件好事,符合基本的哲学观。但是,在进行与时俱进时,人们面对内容的调整,却出现了很多的争辩。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不合时宜?这些问题一度吵得不可开交。在目前来说,课本内容改革的焦点逐渐的聚集在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让人怀疑社会,甚至让人想入非非,必须要予以删改。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切呢?

  专家的批判

  在中国的文坛上,其实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大文豪数量并不少,但是能够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文章写得如此发人深省,深入人心的作品其实较少。

  鲁迅先生曾将自己比喻成一位斗士,并且总是在黑暗中碰墙,结果甚至将鼻子都给撞扁了。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无法忍受众人昏昏,所以他用呐喊,叫醒所有彷徨的人,他希望要让众人在绝望的环境中打破困局,走出僵局。

  

  这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阿Q正传》,他通过这一位底层人物的描写,凸显了那个时代的刻薄,让所有的读者无不触目惊心,无不反思自我。

  莫言先生曾经说过,假若用我所有的小说换这样一部作品,我很愿意。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这本小说,写得有多么深刻,写得有多么精彩。

  但是,就是这样深刻的作品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批判。过去的学者还只是批判鲁迅先生的尖锐语句,不适合这个和平的时代。如今,更是有一位学者提出,鲁迅的作品涉及到低俗,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名字叫做韩石山。可能很多人不认得,但此人有文坛刀客之称,是文学专家,而不是一般的网络杂家。

  

  按理来说,作为一个深刻的学者,自然更能懂得鲁迅先生的内涵。但是,韩石山先生却在自己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中写道,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描写的人物太过于邪恶,这个人就是一个流氓,不仅调戏妇女,而且偷窃财物,甚至还麻木不仁,灵顽不灵。

  这样的作品太过于邪恶,太过于阴暗,很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观。

  不仅如此,这位学者还提到了鲁迅的另一部作品,《阿长与山海经》。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写出了一个丑妇人的形象,根本不具有女人的美感。而且,这位文学大师还重点提到,

  文中有脱裤子的情节,实在是有些少儿不宜,可能会让学生想入非非。

  

  因此,这位学者认为,鲁迅先生的这两篇文章应该从课本中删除,避免误导我们的祖国花朵。

  如此言论,立刻将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批驳,又陷入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中。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举动呢?

  对或者错

  针对这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来看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在《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描绘的这个角色的确有些让人不堪,但也正符合鲁迅先生要表达的观点,很多中国底层人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是当时社会底层的悲剧。

  鲁迅先生此举并非是要夸耀某种邪恶,而是想要在这种麻木不仁中,让众人幡然醒悟,让中国人垂死病中惊坐起意识到自己的麻木带来的悲剧。

  

  这种写法也符合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其根本目的是想要用丑来衡量美,正如小说《悲惨世界》一般,对于世间邪恶的描绘,其实就是想要烘托最后温暖与爱的真实。这种手法是世界通用的,并非是鲁迅先生独创的,而且更不是代表着纯粹的恶。个人觉得,对此进行过度解读,实在是有些掉文学身价,实在是不应该。

  另外,再来看鲁迅先生的第2篇文章。平心而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们或许已经遗忘了很多的课本知识,但是,朱自清的《背影》,以及鲁迅先生笔下的阿长,都曾经是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美好形象。

  一个代表着父亲的爱,另一个代表母亲一般的爱。虽然阿长的形象可能并不是特别好,但她却是鲁迅先生难得的具有温暖的文学形象,他像一个亲人一般包容着鲁迅先生,并且带给我们一种淡淡的温暖。

  因此,若是想要强调阿长的相貌不好,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侮辱,这可是一个不应该犯的错误,而且是对文学形象的一个理论性的认知错误。

  

  而且,在当时的农村社会,大多数的底层女性其实都没有太多的美感,更多的人都是淳朴以及温暖的心,最终活跃于文学中。她们的相貌可能比不过千金大小姐,但是她们的温柔以及淳朴的心,却胜过一切。

  最后,最最让人气愤的还是这位学者指责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些低俗,特别还指出了脱裤子的内容。

  其实这一段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夸张,在具体的内容中,是阿长在劝告鲁迅先生,城外面会有长毛子,而且长毛子会拖了我们的裤子,让大炮放不出来。

  这很明显就不带有低俗内容,只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而且也只不过是对鲁迅先生一句玩笑般的恐吓。

  

  客观的说,这一切实在构不成对鲁迅文学的低俗解读,实在是有一些哗众取宠和对于文学理念认知的基本错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针对这位学者的观点,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种趋势。人们对于鲁迅文学的批判,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文学的推陈出新,更多的似乎只是为了博得一种流量,或者说想要引起一个话题。

  鲁迅先生的文学虽然距离我们较远,而且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文学基调差距很大,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是,鲁迅先生的文学并不能算作普通文学之列,它更多的应该算作是一种经典,所谓的经典就是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都值得人们反复研读,并且引起人们思考。

  所以,用这样低俗的理由去指责鲁迅先生的文学,带坏小孩子其实是不对的。

  

  而且这种思维方式是极为危险的,我们总是一味的强调对于孩子的纯洁教育,往往会让孩子失去竞争力,而且会抹杀孩子的文学接触能力。假若所有的一切都要避免这些低俗,那么孩子就不应该接触生物学,不应该了解身体健康,更不应该接触医学。

  另外,很多经典的中国古典文学,也都不应该被青少年接触。例如三言二拍,又例如聊斋志异,这里面有太多对于社会现实的讽刺,以及更加让人想入非非的内容。

  因此,

  劝君少骂鲁迅文学,遇事还得多思考多学习。

  结语

  在感情领域有一句名言:爱情就像是用手来抓沙子,抓的越紧,沙子漏的越多。可能到最后,我们会一无所有。事实上,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孩子学习的内容的确要健康,但同时也不需要风声鹤唳。在风声鹤唳之中,在处处提防之下,不仅会让孩子对文学产生恐惧,甚至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白纸教育,以后又如何去面对社会和现实?真正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要有着一颗完善的心,我们可莫要再落入歧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