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医圣张仲景治水肿的经典方

医圣张仲景治水肿的经典方
2021年06月13日 12:10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小编导读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医圣张仲景留下了多首治疗水肿类疾病的经典方剂,比如五苓散、泽泻汤……这些方剂虽然都具有利水功效,但针对的证候各有特点。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张仲景另一张经典的治水方剂——真武汤。

  真武汤脉证病机指南

  六病(法)归类

  少阴病(法)、少阴太阴合病(法)、厥阴病(法)。

  典型症状

  心悸(心慌,心下悸动),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头面肌肉四肢不自主颤动或跳动),腹痛,小便利或不利,四肢水肿,或沉重疼痛。

  可具症状

  (1)中风证:发热汗出,头痛项强,形寒身痛,畏风怕冷,肢体冷痛,腰痛,鼻塞流清涕。

  (2)少阴证:神疲乏力,困倦嗜睡,咽痛,咳嗽咳痰,喘息气短,欲吐不吐(恶心干呕),心悸烦乱,小便色白(小便清长),女子宫寒等。

  (3)太阴证:胸胁胀满、胃脘疼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疼痛,遇冷尤甚,得温痛减,或胃肠间水声漉漉,呕吐清水,或腹满,或心下痞满,下利,口淡不渴。小便数,大便硬,

  (4)厥阴证: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心烦,或咽痛,或大便硬等。

  

  面唇舌象

  面色无华,或面色苍白,或眼睑、面部水肿,舌暗,或舌淡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苔白(雪白)水滑,或黄白相间水滑。

  脉象

  脉微细,或脉沉,或沉而无力,或沉细而迟,或脉沉弦等。

  特异脉象:脉沉弦。

  腹征

  心下至胃脘部虚软,或大腹部、少腹部有凉感,或腹满而软,或虚里、脐旁、脐下有悸动感,或腹部有振水音,或腹直肌拘急、压痛,或小腹不仁。

  病机

  真阳不足或虚衰,胃虚,卫阳虚,水饮停聚,水饮上逆。

  核心病机:阳虚而寒饮盛。

  证候要点

  少阴虚寒,兼太阴停水。

  辨证眼目

  (1)水气停留于全身或局部同时伴有虚寒见证的急慢性病证。

  (2)头晕目眩,全身或局部水肿者,如脑血管病性眩晕(如后循环缺血等)、梅尼埃病、心力衰竭尤其是难治性心衰而致的心源性水肿、肺心病、慢阻肺、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肠炎、慢性肾炎、肠结核、耳源性眩晕等病证有虚寒水盛者。

  治法

  温法。

  方药

  真武汤(震慑水府之剂)。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能:温中扶阳,镇寒化水,温通血脉。

  辨治要素

  凡符合本证病机的上述典型症状,可依据证、舌、脉等体征,只要具备其中部分症状便可应用真武汤,不必悉具。

  真武汤证代表条文解析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太阳病当用发汗之法来治疗,但存在个体差异及感邪轻重的不同,用汗法时一定要防止发汗太过。这一条病人体质素有寒饮水湿,得了太阳病,发汗不如法,汗出后不仅表证不解,卫阳虚,仍有发热,而且又伤及下焦少阴真阳与太阴中阳,阳虚不能化气为津液,停水更重。里虚寒水停,中虚不能制水,水饮逆满于心下,则出现心下悸。水气上冲清窍则出现头目晕眩。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卫阳亏虚,寒水浸渍,筋脉肌肉失于温煦和濡养,所以会出现肢体筋肉跳动或颤动,甚则不能自持,站立不稳而欲跌倒在地的症状。

  这一条既有内寒,又有一定的表热(低热),总体病势已经转入阴寒水气凝聚之证,所以用真武汤主之。

  经方临证指南

  

  《经方辨治法度:古代经典核心名方临证指南》

  本书是毛进军教授长期深研读《伤寒》经方医学,在临证中不断探索和应用古代经典名方的思考、创新和经验。书中详尽地阐明了临证检验确有疗效的30首古代经典名方的辨治法度,应用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作者选取了临证中有启发意义的医案进行了详尽解读,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阐述了其应用经典名方临证的认识、理解和经验,特别突出每首方证的病机与核心病机思辨,扩展了临证应用范围。观点独到,授人以渔,旨在启迪读者的经方医学思维,拓宽临证应用经方的思路。有新颖性、独到性、可操作性和临床实用性。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经方辨治法度:古代经典核心名方临证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毛进军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悦读中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