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石头娃(王小信):水墨写心 情怀驻守

石头娃(王小信):水墨写心 情怀驻守
2021年06月15日 17:21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传统文化,浩瀚星空、灿若星河。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水墨便是其中一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恒星。一滴水,一团墨,洋溢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内蕴,描绘出五千年的文化历程。

  

  百年奋斗,砥砺前行,画家亦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用浓缩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水墨语言,将画家一生的奋斗和精神寄托于笔端,描绘着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画卷,表达着艺术家对祖国平凡而又崇高的热爱。

  徐悲鸿,从法兰西勤工俭学的百年前开始,探索现实主义画风,他在用笔墨解决绘画上的“三面六体”走向中国的当代转型,创造出“新传统”。随后出现了齐白石“实笔水墨民间法”、林风眠的水墨粉彩中西合璧、傅抱石的“抱石皴”、丰子恺的抗日漫画、李苦禅的爱国墨鹰、蒋兆和画尽百姓苦难的水墨慢写《流民图》、石鲁的向党献歌《转战南北》、黄冑走进群众的速写水墨人物、李可染画遍祖国大好河山的积墨………直到当代众多艺术家创作出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

  百年奋斗,水墨丹心,一批批心怀祖国的艺术家都用自己的努力与情怀,践行一代又一代文化学子对于祖国的热爱!

  

  石头娃沉浸在水墨中,用70几年的时间,去探索中国画的新传统、新样式、新水墨,创造出了自己的“水重乱柴皴”画法。为中国水墨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可行性。

  石头娃的“水重乱柴皴”,以及那特有的若即若离的大写意山水画,堪称一曲苍凉而又高亢的西部黄土壮歌。那是对不断远去的黄土岁月,挥之不去的故土眷恋之情和寻根之思。把水墨艺术奉献给祖国,用今法表古韵,保持东方特有的媒材:生宣、毛笔、水墨的纯正语言。

  著名评论家刘骁纯曾这样评价石头娃的笔墨:“中国水墨画,怎样把控好用水‘量’的大小,多少,时间,什么时候‘皴’?什么时候‘擦’?是‘纵’?还是‘横’?是艺术家探索的课题。艺术家在水墨流动的自然运行中,能精确控制‘水’与‘墨’的交融,所产生笔者心中所需要的‘形’,更是一个难题。这如同天上的云朵,时而是山,时而是川,时而是水,时而是石,漂浮万千的变化形态于太空之中……水墨在宣纸上再现出的山川沟壑,妙不可言,‘乱柴’相互交织,融汇成特有山石结构,叠加在一起,凸显出审美语言的多层性和‘远、近’的张力。水与墨的‘妙合’,做到了‘超大写意’领域的掌控,为研究中国画‘转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也正是中国画的传承。”

  

  具象与意象,写实与写意,石头娃从画得像,到去除像的束缚,进入自由绘画的状态。他的水墨样式,通过对似像非像,似型非型等等临界点的把控,让水墨绘画的艺术语言脱离了程式化的范本,直指心象。这何尝不是一种水墨的拓展,何尝不是中国水墨的重要探索的路径之一。

  (文/子山)

  艺术家简历:

  石头娃(王小信),终南布衣,生于1951年10月1日,陕西兰田人,文化学者。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专业,96年研修于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高研班),国家一级美术师,刘骁纯先生入室弟子,美学博士。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陕西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院士。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