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民族团结之花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绚丽绽放

民族团结之花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绚丽绽放
2021年06月24日 10:27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据安顺日报消息:在镇宁易地扶贫搬迁点景宁小区扶贫车间新桢颖饰品公司厂房里,布依族同胞赵有书正在熟练操作缝纫机,自从搬到这里上班以后,她每月有了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再也不用外出打工。

  在紫云易地扶贫搬迁点城东社区,最近的一场文艺演出让从白石岩乡搬来的苗族同胞陈正忠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我第一次现场看到这么精彩丰富的小品和相声,太幸福了!”

  在关岭易地扶贫搬迁点同康社区,搬到安置点已经两年多的布依族村民胡明美又再次来到了小区卫生服务站检查身体。她一边测量血压一边对记者说:“我一感冒就来这里看病,用医保卡报销很便宜,这次的药25元,我只用付6元。”

  ……

  易地扶贫搬迁只是少数民族搬迁群众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社区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市民宗委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少数民族搬迁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带领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建设民族团结新家园。

  高位推进,架起民族连心桥。为了深入社区把民族团结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自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市民宗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市、县、办事处、社区四级“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以镇宁自治县民宗局为试点,统一制作“搬迁小区住户(少数民族)情况登记表”,组成调查小组认真开展入户调查,及时掌握少数民族群众分布情况及上学、就业、变动、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同时,积极探索在乡镇(街道)一级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社区民族工作联合办公会议制度,将辖区教育、卫生、企业等单位纳入会议成员单位,解决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后顾之忧,确保搬迁少数民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委和政府的温暖。

  多方联动,群众称心满意。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尽快融入新生活,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的社区环境,安顺市在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少数民族窗口和热线,制作办事指南。并在各搬迁点设置了民族工作办公室,建立楼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楼长及时掌握小区在外地打工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情况,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镇宁自治县马厂镇吴关村搬迁户鲁英虎一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鲁英虎的父亲鲁仲超曾经是蔬菜种植的一把好手,但在搬迁到和平社区后,他因为无地可种变得无所事事,多次向儿子倾诉心中苦闷。楼长杨顺旗了解到后,主动在和平社区附近协调流转了1亩土地给鲁仲超种植西红柿,彻底解决了他的烦恼。现在他年收入已经达到1.6万余元,增加了家庭收入。据了解,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市民宗委、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搬迁社区整合资源,积极为搬迁点群众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从2019年至今,全市8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已开展50余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5645人次,通过培训已进入企业就业的2150余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2000余元,有效解决了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难题。

  政策宣传,奏响和谐乐曲。为了加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安顺市以每年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少数民族宣讲团到社区开展“双语”宣讲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振和凝聚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各社区还在文化广场、活动场所、图书室等,引导村民组织建立了广场舞队和非遗文化传承队,并在民族节庆和重要节庆中开展慰问和文艺演出活动,极大地丰富各族搬迁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刘现虹)

  来源: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