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起上学吧!别让随班就读,止于“随班就座” | 新刊推荐

一起上学吧!别让随班就读,止于“随班就座” | 新刊推荐
2021年07月23日 10:58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教育家》杂志7月第3期如期而至。

  近年来,特殊儿童是否应该进入普通学校,始终争议不断,大部分普通学校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需求,导致“随班就读”逐渐演变为“随班就座”“随班混读”,甚至不时有“家长联名抵制,要求自闭症、多动症儿童退学”的新闻出现。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在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哪些困难?如何建立融合教育本土化的长效机制,让每个特殊的孩子真正找到融入“普通”的途径?本期“聚焦”我们一起探寻融合教育的可能路径。

  当前,教育督导在督学队伍建设、督导方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工作被边缘化、“蜻蜓点水”的现象。如何解决与应对当前教育督导中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从“有效”推向“深度”?本期“思享”,我们邀请专家、一线教育者展开了探讨。

  优秀的博物馆,能够让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殿堂。那么,理想的儿童博物馆,又该是什么样?南京市第一幼儿园用二十余年的扎实探索,写下丰富而充满诗意的答案,也为成人叩开了通往斑斓童年的一扇门。本期“启蒙者”我们一起走进陆娴敏和她的儿童博物馆,去发现这所博物馆是如何们让孩子们永远葆有对世界的热爱之心、保持积极探究的不泯童心。

  物质越来越丰盛的社会里,不“会”玩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多了。没有充足的场地、没有宽松的时间、没有自由的选择,许多孩子一头扎进读写算的学习任务中,逐渐失去了玩耍的机会和创意游戏的能力。孩子们对玩耍的需求是什么?玩耍对于孩子的价值是什么?如何支持孩子有意义和深度的游戏?本期“封面”着力探讨如何通过“玩耍”唤醒儿童的智慧。

  现阶段,幼儿园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教师,在接观点和吸纳理念的程度、速度、准度都各有不同,园本研修中呈现出教师日益增长的专业发展需求与固有园本研修学习模式之间的矛盾。本期“专业成长”论述了所在组织园本研修的“思与辩”。

  ...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教育家》杂志!

  

  

  本期目录

  随班就读,不应止于“随班就座”

  聚焦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的数据,我国有将近一半的特殊儿童就读于普通学校,该模式被称为“随班就读”。长期以来,“随班就读”主要针对低视力、 轻度智力障碍、(轻度)自闭症等有特殊需要,能够在普通学校学习的儿童。许多有综合障碍的特殊儿童仍被普通学校排除在外,在就学阶段面临诸多难题。

  普通学校缺乏针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师资、教程和其他资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之间问题层出不穷,甚至不时有“家长联名抵制,要求自闭症、多动症儿童退学”的新闻出现。

  囿于工作机制建设、师资水平等方面因素,大部分普通学校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需求,导致“随班就读”逐渐演变为“随班就座”“随班混读”。如何让“随班就读”不止步于“随班就座”,是这些孩子留给教育的叩问。

  每个特殊的孩子都像特别的星星,只要用心就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本期聚焦,我们关注“融合教育”,期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让特殊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颗小星星能顺畅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袤的天空,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教育督导不能蜻蜓点水,必须“长出牙齿”

  思享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创新,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下,加强责任督学督导工作,提高教育督导实效,对规范学校办学、提升教育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教育督导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根据中小学校、幼儿园对督学的诉求,提升专业化水平,平衡“督”和“导”的关系?如何避免督导部门变成“大杂烩”,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督导新体系?国家督学、南京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北京市东城区挂牌责任督学关心,河北省临城县岗西学区督学井中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燕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督学黄映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发现博物精神 葆有不泯的热爱之心

  启蒙者

  

  踏入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你大概会以为误入城市深处的森林花园,蓊蓊郁郁的绿植交错,国交中心的砖色楼宇静静伫立。一至二层,正是孩子们的博物乐园。如同社会学中“场域理论”所诠释般,人的每一个行动均受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无论是物理环境、他人行为抑或诸多相关因素,都赋予这座办在幼儿园的儿童博物馆一种特质:是博物馆,又不止步于博物馆,形成自然生长的学习场域,围绕着博物精神的根本价值——那是对万事万物保持的好奇与热爱,在探索中走向广博与精深。

  在陆娴敏带领下,南京一幼是怎样打造出一个儿童体验的游戏场,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何利用博物馆变革学习方式,让孩子们永远葆有对世界的热爱之心、保持积极探究的不泯童心?教师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博物意识的人,在即便没有儿童博物馆时,也能开展博物教育呢?

  玩耍的童年 唤醒智慧“小玩童”

  封面

  

  “在河边草地上打滚儿、捏泥团、用花瓣制作香水、爬树、自己搞一次野餐、用草和小树枝搭个窝、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列出的10岁以下儿童应该完成的游戏清单里,有多少是孩子整个童年都从未体验的项目?当过多的声光电玩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当有毒的网红玩具流行在儿童群体间不被家长察觉,当教师权威式安排游戏阻碍了幼儿走向深度学习,成人是否要及时反思:孩子们对玩耍的需求是什么?

  游戏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孩子在其中可以学生活、学做人,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玩耍中、在生生互动中、在碰壁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逐渐积累经验。

  如何让幼儿从自主户外游戏中获得差异化支持?教师如何兼顾幼儿一日生活流程和游戏效果?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幼儿的游戏,拓展玩耍与游戏的场景?如何放手游戏,让孩子自由成长?我们邀请了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凤炜、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园长张潇月、广东省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林咏瑜,跟着她们富有智慧的思考,重新认识和评估玩耍的价值,破解成长的难题。

  赢了与赢得:园本研修的“思与辩”

  专业成长

  

  重新审视园本研修的价值与意义,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发现园本研修最好的方式是“思与辨”的碰撞。在赢了与赢得之间提升思辨,也是园本教研的探索与发现的历程。

  通过不断尝试与创新、梳理与总结,园所不只赢得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赢得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赢得了家长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追求,更赢得了教师对教育的敬畏以及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教育初心。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来源:教育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