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飘扬在最前沿 -- 航天科工空间载荷科研工作者树立科技自立自强典范

让党旗飘扬在最前沿 -- 航天科工空间载荷科研工作者树立科技自立自强典范
2021年09月15日 15:38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中国日报9月15日电(记者 赵磊)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积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主创新进军空间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强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相控阵敏感器为代表的空间产品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等多次任务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25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瞻思考、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而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成功典范,对于提升国家战略科技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支撑我国重大航天工程方面,25所主导研制成功了我国首个交会对接微波雷达、首个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微波雷达、首个地外天体着陆测量相控阵敏感器。

  以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例: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雷达项目起步于1999年,同年,25所正式启动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原理样机研制,孙武总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片空白”中开始了技术攻坚。2007年,微波雷达工程样机诞生。2009 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被载人航天工程正式采用,25所成为科工集团公司首家以整机设备参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单位。2010年11月,微波雷达正样产品交付,获得“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敏感器“最晚进入、最早交付”赞誉。2011年11月3日,微波雷达首次亮相“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交会对接,并圆满完成任务,令中国空间交会对接雷达技术跻身世界一流,并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

  至今,25所微波雷达产品在载人航天领域屡战屡胜,完美助力我国多次航天重大工程任务顺利开展,成功完成“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以及“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任务。

  经过多年发展,25所已经具备完善的空间产品研制管理与产品保证体系,拥有成熟的研制管理规范与研发技术流程,及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验证方法,具备多频多用途空间载荷产品研制能力。二十多年研制历程表明,25所在空间领域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砥砺奋斗的必然结果。

  创新“基因”催生“中国精度”。创新是第一动力,空间任务连续成功的背后,是在党的领导下,25所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盛大图景。

  研制初期,当孙武大胆提出要研制一种全新的交会对接雷达技术时,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被广泛应用。25所党委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定方位,抓关键,广泛征集调研相关单位和专家的问题及意见,充分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风险,统筹作出集合所内优势资源、全力开拓新领域的决定。在空间产品研制历程中,所党委坚持牢固树立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研究投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全局性思考、系统性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改善创新生态,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发展思路,空间团队积极主动开展源头性、开拓性创新,在精度上采用误差补偿算法,将微波雷达的测角精度从0.15°提高到0.1°,在通信功能、小型化、低功耗、抗干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升级,形成差异化、系列化发展格局。

  系统统筹造就“顶级”团队。25所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聚焦“打造一支高效总体研发团队,增强承接急难险重任务本领,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建立多渠道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责任大、研制周期短、测试要求高的特点,采用提出“1+2+3”团队建立模式。坚持“1 个育人方针”,多给年轻人“压担子、壮胆子”,以事定岗、以岗定人,历炼队伍,促进人才成长;把握“2 个发展方向”,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融入项目远景规划中,创新采取总体系统与总体专业两个发展方向并行模式,让研发团队既懂系统又通专业,提高对分系统及组合的技术把控力度;构建“3+3” 产品平台,构建总体、硬件、软件 3 个技术库和现货产品、货架产品、测试系统 3 个产品库,实现“现货可交、货架可产、测试可用”,快速响应研发、生产需求。

  “航天精神”凝聚奋斗力量。伟大梦想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25所坚持大力发扬航天精神,凝聚志气,铸就精神,积极推树典型,培养奋斗文化,在全员树立了“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坚定信念。

  空间团队奋勇争先、实现跨越发展,靠的正是自立自强、矢志攻关的奋斗力量。以孙武、贺中琴、徐秋锋为代表的队员们,始终牢记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初心和使命,树牢“唯有成功才能专注发展、唯有奋斗才能实现发展、唯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确定方案辗转全国开展调研,为测试产品性能披星戴月,为保障试验任务坚守戈壁沙滩,在产品满足任务要求的情况下,他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微波雷达进行升级优化,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任务总体的高度认可。

  目前,25所空间研发团队共有300 余人,汇聚了全所优势力量,覆盖微波探测、光电探测、先进通信及可靠性设计等核心专业,在未来,团队将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积极拓展任务领域;聚焦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精确制导技术为基础,促进空间技术应用转化;构建协同、共享发展生态,驱动商业航天产业新增长,向建成国家空间工程骨干企业、开创国际一流先进空间事业前进。

  【责任编辑:党超峰】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