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云南的“打陀螺”,原来是这样玩儿的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云南的“打陀螺”,原来是这样玩儿的
2021年10月11日 12:04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我国打陀螺运动最早出现在后魏时期的史籍,称为独乐,是一项深受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流传于云南省各个州(市)。云南的影谷、双柏、和双江县虽然居住的少数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但是都流传下了关于打陀螺的习俗。每逢春节、元宵节、二月八等节日,各村寨都举行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打陀螺活动。

  图片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传统陀螺用栎木、柚木制成(近年有用塑料、胶木作为陀螺的材质),直径9厘米至12厘米,高12厘米至15厘米。用手工砍削或机械加工制成,分公陀螺(有凹楞陀螺)、母陀螺(平头陀螺)两种。

  打陀螺的场地与器材较为简易,技术也较为容易掌握和开展,具有着赛性、对抗性、娱乐性等特点的打陀螺运动,不但可以増强体质,还能够锻炼心理素质和意志。

  “打陀螺”活动主要靠祖传,当地人一代传一代,从5至6岁就参加“打陀螺”活动,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及农闲时都组织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多时可达二十多人。

  从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始,打陀螺被列入正式竞赛项目。

  打陀螺比赛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多人对打数种,并有具体要求和规范记分方法。

  “打陀螺”是一项历史悠久,高技巧,具观赏性、娱乐性较高的传承体育活动,它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世代相传蜚声国内,在当地有普遍的群众基础并引起各级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40项。其中云南打陀螺项目入选。

  责编:贾亭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