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心血管疾病竟会“传染”?夫妻间高发!省医院陶剑虹:这样做,可预防

心血管疾病竟会“传染”?夫妻间高发!省医院陶剑虹:这样做,可预防
2021年10月15日 06:30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听说过“夫妻相”,那你听说过“夫妻病”吗?

  近日,有研究发现,夫妻生活时间越久,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越相似!

  多项研究表明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夫妻病!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2021年第70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上,一项由我国学者领导的研究指出,如果配偶患有心血管疾病,个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高出一倍以上。

  研究人员对2014年至2016年间中国7个地区的5000多对45岁以上的异性恋夫妇进行了调查。参与者提供了自己与配偶的个人健康史(包括身体质量指数和血压等已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详细信息)和生活方式(包括身体活动、吸烟和饮酒等),以及经济状况。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配偶的心血管疾病史和个人自身风险之间的关系在男性中尤其明显。妻子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男性中,28%自己患有心血管疾病,而妻子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男性中,这一比例为12.8%。如果妻子有中风、肥胖或吸烟史,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最高。

  其实关于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夫妻病的证据不只有一个!

  今年7月,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日本医学数据中心数据库(2008年4月~2018年8月)中的23万多对中年夫妇数据进行了一项配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

  在平均95个月的随访期间,配偶有心血管病史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0.6%,无病史者为0.4%,风险增加48%。

  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若配偶有心血管病史,女士和男士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别增加22%和68%。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会是夫妻病?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陶剑虹」告诉小康妹儿,他在门诊上曾遇到过很多夫妻同时患心血管疾病。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说起。

  心血管疾病又被称为“生活方式病”,顾名思义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包括高脂高糖高盐高油的饮食习惯、长期熬夜、吵架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运动少、吸烟喝酒等,它们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疾病,这些疾病恰恰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而作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时间的磨合中早已越来越接近,其中一方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在另外一方身上大概率都可以找到, 因此,他们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存在相似性。

  另外,由于男性在共同生活方式上习惯性依赖妻子,所以男性心血管风险受妻子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如果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那么男性的患病风险会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心血管疾病本身是一种“老年病”,但是目前,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对健康的生活习惯越来越不重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开始趋于年轻化。

  “现在门诊上30多岁得三高、糖尿病等的人很多很多。”陶剑虹主任说道。

  远离心血管疾病

  夫妻间要共同做好这两点

  据统计,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3.3亿,中国居民因疾病死亡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居于癌症之上,而在众多因疾病猝死的患者中,心源性猝死也是最常见的原因。

  形势是严峻的,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陶剑虹主任表示,大家只要坚持做好以下两点,就能尽可能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坚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三餐规律,坚持低盐、低脂、低糖、低油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尽量不让情绪大起大落,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度焦虑、紧张,适当的释放压力。(尤其是减少吵架,避免家庭氛围紧张)

  减少熬夜,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认为,成人的理想睡眠时间是7至9小时,青少年则为8至10小时。另外由于人体的自我修复活动大多在凌晨3点之前进行,所以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尤其重要。

  坚持锻炼,每周运动时长尽量保证在150-300分钟内,以中等强度为宜。

  尽早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尽量将BMI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9之内。

  //重视体检,严格遵从医嘱

  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在发病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要重视体检,一旦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因为没有症状而放任不管。

  陶剑虹主任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排斥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症状消失,指标正常不代表疾病就痊愈了,所以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长期进行门诊随访

  如果已经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更需要高度警惕,尽早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受访专家:

  陶剑虹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美国心律学会Fellow,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抗栓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康复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成都市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技术总监。

  2010年11月~2011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做访问学者。

  采写 | 文静

  监制 | 清清 审核 | 蓝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