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天津:人工智能教育引入课后服务

天津:人工智能教育引入课后服务
2021年10月28日 20:40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10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嘀”的一声,塑料瓶在摄像头前轻轻一扫,对应的垃圾桶盖便会自动打开。这样一款垃圾分类的“神器”出自几个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之手,类似作品在天津市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的人工智能课堂上还有很多。

  ↑万全第二小学的孩子们设计的智能垃圾桶

  万全第二小学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课后服务,通过与腾讯教育联合推出“培养小小产品经理”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提升科学素养,探寻“双减”时代课后服务工作的更多可能。

  万全第二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闫雅娟说,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初衷,并不是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程序员,而是希望可以借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训练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们在给孩子们设计课程时,除了人工智能与编程知识的讲解,更注重多维度地激发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性,引导他们如何学以致用,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小问题,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技术去探索解决方案,最终提升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全第二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闫雅娟在人工智能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指导

  为了缓解家长们暑假看护难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在腾讯教育的支持下,学校推出了这一活动。通过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智启平台,老师们完成了在线授课、作业批改,而同学们则在平台上进行人工智能及编程探究。

  活动期间,孩子们针对日常观察到的生活场景,不仅探索开发垃圾分类“神器”,还尝试开发了提醒佩戴口罩的口罩检测程序、预防近视的坐姿矫正桌等一系列创意设计。

  ↑万全第二小学开设的人工智能课堂

  如今,人工智能教育正式作为万全第二小学“课后三点半”的服务内容之一,每周开设一次,助力学生培养AI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万全第二小学校长马媛表示,课后服务不是简单的看管,同样也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响应国家政策,学校加大挖掘调动校内外资源的力度,努力拓展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人工智能课程是学校当前尝试的新课后服务项目之一,学校也在不断探索人工智能课程与学校教育的最佳结合方式,将其打造成学校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做好“课后三点半”服务的有益补充。(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