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徐悲鸿当棉衣买画材

徐悲鸿当棉衣买画材
2021年11月20日 06:07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来源:联合日报

  

  • □祁文斌徐悲鸿从小就跟着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3岁时开始走村串巷,替人写字画画,贴补家用。1915年,父亲因病去世后,年仅20岁的徐悲鸿只身来到上海,投靠父亲生前的一位故交旧友——当时任教于复旦大学的徐子明。念及同乡之情,徐子明出面帮助徐悲鸿在复旦大学谋到了一个助教的职位,以解决其眼下的生计问题,满怀希冀的徐悲鸿还特意为徐子明教授画了一幅画。可谁料,当徐悲鸿赶到上海,却发现这位好心的同乡已经离开上海,调到了北京。无奈之下,徐悲鸿径直找到校长,说明情况。然而,人走茶凉,校长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承诺。这让工作落空,且已身无分文的徐悲鸿十分绝望。就在窘迫之时,徐悲鸿遇到了一位叫黄震之的江苏籍商人。交谈间,黄震之发现了徐悲鸿手里拿着的一幅画,看后大加称赞,提出购买意向,但徐悲鸿不肯,说那幅画是专门画给徐教授的。黄震之尽管没能买到自己中意的画,倒赏识起这个年轻人的个性,遂决定照顾徐悲鸿的生活,并资助他读书深造。然而,世事无常。不久后,因为好赌,黄震之破产失联,不知所踪。再度陷入绝境的徐悲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俩开办的上海审美书馆寄去了一幅《奔马图》。看了《奔马图》,兄弟俩眼前一亮,被独到的构思、栩栩如生的表现技巧深深打动,于是托人带话给徐悲鸿:“这画我们肯定要,但有个条件,你得再画四幅仕女图在五天之后一起送来。”并承诺付给徐悲鸿50块大洋的报酬。其不便明言的内情在于,当时馆里要办展览,急需像样的人物画。可是,此时的徐悲鸿身上只剩下5枚铜板,已经是山穷水尽。稍作思忖,徐悲鸿用那5枚铜板买回5个半斤一坨的饭团,打算一天吃一个,5天画完四幅仕女图。又将自己唯一的一件棉衣拿到当铺换回颜料和画笔,投身于仕女图的创作中。当时正值初冬时节。当徐悲鸿用5天时间如期画完了四幅仕女图,第6天赶到画馆的时候,高氏兄弟出差了,徐悲鸿只得折返。第7天再去又碰上周末,画馆休息,到第8天见到老板时,徐悲鸿已经饿得不成人样,但总算拿到了报酬。苦难的生活造就了徐悲鸿坚韧的性格,最终他在人才济济的画坛站稳脚跟,成为融中西画法于一炉的中国现代绘画大家。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