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每月不到两千的收入,却要巡护超过6000亩的大山,马鹿、大象和地球,他们在守护什么?

每月不到两千的收入,却要巡护超过6000亩的大山,马鹿、大象和地球,他们在守护什么?
2021年11月27日 17:49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岁月长河,好人常在,

  “2021红云红河云南好人”

  系列展播从11月1日开始。

  守护山林,我们在守什么?河口县南溪镇的几位护林员以奔走在大围山一草一木间的双脚成为众多科研人员的眼睛,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时刻更新一线信息。他们喜欢称呼彼此的外号:马鹿、大象和地球

  这是一次寻常的野外调查,大围山河口管护分局的科研工作者张贵良正在对近期开花结果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信息采集。

  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进了大围山就像回家一样。

  马鹿:“我叫赵仁平,外号叫‘马鹿’,因为我跑得快,我是2009年来的,今年58岁。”

  大象:“我叫项学光,在家排行老大,大家都叫我‘大象’、‘大象’,2018年我来的。”

  地球:“我叫赵贵香,从五岁起人家就叫我‘地球’,我是2011年来的。”

  马鹿、大象和地球是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河口管护分局的护林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巡山。

  马鹿:“这棵树今年是开得最多的一回了,地球,金花茶的花有东西吃吗?”

  地球:“应该是小松鼠那些吃它的花。”

  云南金花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只生长在海拔100到1100米的沟谷或者山地雨林中,是云南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巡护途中,这类植物是马鹿他们的观察保护重点。在巡查林火隐患、农地侵占之外,他们还得时时留意和记录珍稀濒危植物各自生长在哪里、种群数量有多少、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以备科研人员需要时在茫茫大山之中找到这株植物,进行下一步研究。

  张贵良:“通过护林员给我们的一些信息,然后我们进一步确定,也是我们最近这两年发现的大围山梧桐,还有素功莲座蕨,这两个种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而且现在也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了,也是护林员做了很多贡献。”

  马鹿年少时时常进山打猎,地球家祖辈是红头瑶民间医生,他从小就懂得去山林里找寻治病救人的药草。大围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他们先后主动申请加入护林员队伍。

  马鹿:“跑,几乎是最多一个星期休息一天,都在山上。”

  地球:“走路的多,骑车的很少,就包括我们骑摩托车有些地方直接是前面骑着一个人后面一个人推着走。”

  一个人,面对超过6000亩大山,他们得结伴连片巡护。

  马鹿:“原来我们干护林员,没想到会有专家、老师、教授来找我带路,去找这个植物找那个植物。”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热土壤条件,大围山是中国乃至世界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关键地区。研究蕨类、木兰科、兰科、秋海棠科等植物类群的专家、学者来到大围山,也带来了关于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知识和视野。来做研究的人多了,马鹿他们见的事儿也多了。

  马鹿:“要是没得那些老师教授,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是睁眼瞎是憨包,只有他们教我们才聪明起来才知道点。”

  最为稀少的天星蕨,目前在中国仅存河口一个分布点,它的生境地域就在马鹿、大象和地球的责任区。越是担心稀有物种遭到人为破坏,他们就越想多走走看看,虽然山路难行,但是因为逐渐了解和懂得,森林变得不一样了,不再只是大树、小草和野花。

  马鹿:“最早的时候好像是学树种,河口有望天树、蚬木、金丝李,很多,金花茶也逐步就开始学到,草本这一块,像兰花这一块有很多。”

  他们并不懂得一拨又一拨科研人员来到这里到底在研究什么,只想把大山里的讯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马鹿:“发表论文我肯定不懂,但是我只知道天星蕨真是稀少,我能保护好它,有老师学生来有研究价值,不保护好了它就灭绝了,这些老师这个课题就免掉了,没得了,你研究什么?所以说我要尽力保护好,这代人研究不出它多大的基因含量,到下一代人不能研究吗?肯定人总是一代比一代聪明嘛。”

  马鹿和地球是护林员中收入最高的,马鹿还是小组长,每月1900元。大象年轻,记性好,学得快,他会好几门手艺,外出打工能挣不少钱,但他仍然决定留在这里。

  大象:“作为护林员收入的话,一年也就是1万多点。要是我们单单是拿工资来做护林员的话,确实养不活我们一家人,但是我们喜欢这个护林,要是你不保护好它,我们下一代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叫绿水青山了。”

  马鹿:“这个工作,不是为我自己做,我为了下辈子的子孙后代做。”

  岁月长河,好人常在,

  “2021红云红河云南好人”

  系列展播从11月1日开始。

  电视端↓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都市条形码》栏目

  (17:50——19:00时段)

  新媒体平台↓

  都市频道七彩云专题——

  《2021红云红河云南好人》

  2006年开始,都市频道开始了寻找好人的公益行动,通过都市条形码这个平台,500多位普通人的故事被我们记录下来,无论平凡、耀眼,他们坚持的事情或是一刹那的决定,都在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温暖,今年,是云南好人故事展播的第十六年,我们也希望我们坚持记录的这些平凡事能够给正在前行的你带来一丝光和热。

  记者:梅萍

  摄像:李锋 王杰

  编辑:冬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