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五年路·风好正扬帆 | 绿水青山铸“魂”英城风景独好——四平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回眸五年路·风好正扬帆 | 绿水青山铸“魂”英城风景独好——四平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21年12月01日 11:05 新浪网 作者 人民资讯

  

  

  五年来,我市牢牢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辽河污染防治为主线,以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整治污染顽疾,建立了党政齐抓、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全域消除劣五类水体,1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0%;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2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减少5微克每立方米;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全市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恢复……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水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

  一湾碧绿长堤绕,浅草池塘处处莺。夏日的四平西湖湿地公园,天蓝、水清、地绿、花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派堤岸观花多绚烂,鱼游浅底虾相欢,水鸟鸣舞自翔喧的美好风光!在这里,市民、游客,尽享惬意、休闲时光。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用于处理污水的地方。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四平英城秀美的生态底色。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美丽四平、幸福家园”,近五年来,我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切入点,加快补齐生态治理短板、筑牢生态保护支撑。目前,辽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三大类62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立足“三源共治”抓水环境系统治理,全力推进“两方案一规划”实施,通过实施“三三五八”辽河治污模式,积极构建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畜禽粪污治理、生态系统修复、水循环利用、协同共治六大体系,拧紧水污染治理“发条”,促使全市河流碧水清流重现。

  以构建城乡污水集中处理体系为例。全市共建设污水处理厂(站)35座,设计日处理能力34.01万吨。实施9个工业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工业企业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落实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任务,市区实施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146个,40个自备水源小区完成供水管网改造。改造南北河截流干管36.2公里,完成62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纵深推进蓝天保卫战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突破性成果

  “咔嚓、咔嚓……”初冬暖阳下,市民高静正在南湖公园里用手机给孩子照相,记录与孩子互动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照片中,湛蓝的天空清澈干净,十分漂亮抢眼。

  

  “现在的天又蓝又干净,以前可不行,经常是灰蒙蒙的。看着这样的天空,心情都跟着舒畅、明朗了起来。难怪人家说,美丽的天空会改变人的心情。”高静一边翻阅以前的照片,一边感叹道。她的“照片日记”不仅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折射出了四平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奋斗历程。

  综合防治,重点突破。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铁腕治理、重拳出击,先后制定实施《四平市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综合性指导文件,进一步削煤、降尘、控车、禁烧……打响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历史性突破。

  

  秸秆禁烧管控成绩斐然。省定火点数持续减少,2020冬至2021年春省定火点数较同期减少63处,铁西区、双辽市实现“零火点”。实行全域禁烧,秸秆“五化”利用率达67%(不含农民自用)以上,秸秆免耕还田“梨树模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认可。

  燃煤污染控制效果明显。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16年的68.43%下降到2019年的65%,全市共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885台,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5家。

  城市扬尘管控、机动车污染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建成区主要街路机扫率达到100%,次要街路机扫率已达到85%以上;完成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10907台淘汰任务,全市建设32家机动车检测机构,24套黑烟车智能抓拍系统正式布点启用,购买手持式黑度识别仪提高路检效率,填补了我市机动车智能监管空白。

  全面打响黑土地保卫战

  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现稳步推进

  宝贵的黑土地,是大国粮仓的根基,是中国饭碗的底气。为牢牢保护好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重现“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土壤肥力,一场“黑土保卫战”在四平大地上打响。

  五年来,我市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建设。按照“控、增、保、养”的技术路线,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技术措施,深入开展秸秆还田、深翻深松、增施有机肥和耕地轮作,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实现用养结合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保护修复好群众手中的“饭碗”。

  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我市把土壤污染防治修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实事全力推进。通过制定《四平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各县(市)区已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67个建设用地地块的信息采集、质量控制、风险筛查工作,以及18个地块初步采样调查工作。

  此外,深入开展清废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全市未发现涉重金属行业“散乱污”现象,没有发生涉重金属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初步建成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完成812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建设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34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710个,755个行政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治理村屯全覆盖。

  在农村污染防治方面,完成了65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市禁养区内119户养殖企业全部搬迁关闭,建成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7座、收集点1500个,畜禽粪污处理能力达到178.8万吨/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阔步迈向“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美好未来。(记者张宪双)

  编辑:郭雨倩 崔路伟

  主编:张学志监制:于国占

  四平日报新媒体中心

  

  

  来源:四平微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